帶生字的成語 (622個)
-
21
飽暖生淫欲
- 成語拼音:
- bǎo nuǎn shēng yín yù
- 成語解釋:
- 指生活安逸,易起淫念。
- 成語出處:
- 明 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正旦唱]這廝只因飽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魚。”
-
22
髀肉復生
- 成語拼音:
- bì ròu f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裴松之注引晉 司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
-
23
變生不測
- 成語拼音:
- biàn shēng bù cè
- 成語解釋:
- 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不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4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
24
不生不滅
- 成語拼音:
- bù shēng bù miè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9回:“舍利子,是諸佛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25
半生不熟
- 成語拼音:
- bàn shēng bù shú
- 成語解釋:
- 半:不完全。指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 成語出處:
- 茅盾《過封鎖線》:“五個中間的老徐能說幾句半生不熟的廣府話。”
-
26
半生半熟
- 成語拼音:
- bàn shēng bàn shú
- 成語解釋:
- 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 成語出處:
- 元 元懷《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野(魏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
27
半死半生
- 成語拼音:
- bàn sǐ bàn shēng
- 成語解釋:
- ①未全死。②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茍且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漢 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
-
28
不死不生
- 成語拼音:
- bù sǐ b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29
不生不死
- 成語拼音:
- bù shēng bù sǐ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成語出處:
- 《入楞伽經》第八卷:“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恒清涼不變。”
-
30
半生嘗膽
- 成語拼音:
- bàn shēng cháng dǎn
- 成語解釋:
- 半生:半輩子;膽:苦膽。半輩子嘗苦膽。指受了半輩子的勞苦
- 成語出處: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志氣類·嘗膽》:“自嘆勞苦曰半生嘗膽。”
-
31
背生芒刺
- 成語拼音:
- bèi shēng máng cì
- 成語解釋:
- 猶言芒刺在背。同“背若芒刺”。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二回:“適才聽智兄之言,覺得背生芒刺。”
-
32
百死一生
- 成語拼音:
- bǎi sǐ yī sh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處于死亡的邊緣。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杜弼傳》:“諸勛人身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
33
變生意外
- 成語拼音:
- biàn shēng yì wài
- 成語解釋:
- 變:變化。指意外發生變故
- 成語出處:
- 元·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樞密趙文正公》:“時甫罹大變,眾心未一,事機少忽,變生意外。”
-
34
別生枝節
- 成語拼音:
- bié shēng zhī ji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煩。
- 成語出處:
-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 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現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揚,誠恐別生枝節,當遵諭格外秘密。”
-
35
變生肘腋
- 成語拼音:
- biàn shēng zhǒu yè
- 成語解釋:
- 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
36
筆頭生花
- 成語拼音:
- bǐ tóu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形容詩文寫得絢麗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筆底生花”、“筆下生花”。
- 成語出處:
- 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
37
筆下超生
- 成語拼音:
- bǐ xià chāo shēng
- 成語解釋:
-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實是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
38
筆下生花
- 成語拼音:
- bǐ xià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 成語出處:
- 《花城》1980年第7期:“你們這些筆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調查只不過是為現成觀點抓例子罷了。”
-
39
暴殞輕生
- 成語拼音:
- bào yǔn qī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暴:突然;殞:死亡;輕生:把生命看得很輕。指突然間自殺身亡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大約我近年于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弄出這暴殞輕生的禍來。”
-
40
不治生產
- 成語拼音:
- bù zhì shēng chǎn
- 成語解釋:
- 治:管理。指不注意或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 生的成語,帶生字的成語,包含生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