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猛字的成語 (34個)
-
21
猛虎深山
- 成語拼音:
- měng hǔ shēn shān
- 成語解釋:
- 喻勇武而勢盛。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
-
22
猛虎添翼
- 成語拼音:
- měng hǔ tiān y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大者又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學技術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
23
猛虎下山
- 成語拼音:
- měng hǔ xià sh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勇猛而迅速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轉身作一個‘猛虎下山’之勢,劈面撲來,要想楊福一閃,他好乘勢翻個跟斗,到楊福后面去。”
-
24
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 成語拼音: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
- 成語解釋:
- 指文臣武將很多,勢力強大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1回:“與其坐承大統,兵精糧足,手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
25
猛將如云,謀臣似雨
- 成語拼音: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shì yǔ
- 成語解釋:
- 指文臣武將很多,勢力強大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況他那里雄兵十萬,甲士千員,猛將如云,謀臣似雨。”
-
26
猛士如云
- 成語拼音:
- měng shì rú yún
- 成語解釋:
- 形容猛將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朱德《贈友人》:“華北收復賴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風。”
-
27
猛志常在
- 成語拼音:
- měng zhì cháng z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雄心壯志,至死不變。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
28
強兵猛將
- 成語拼音:
- qiáng bīng měng jiàng
- 成語解釋:
- 強兵:強大的軍隊;猛將:威猛的武將。指軍隊強大而有戰斗力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又沒強兵猛將,如何收捕得這伙強人?”
-
29
窮追猛打
- 成語拼音:
- qióng zhuī měng dǎ
- 成語解釋:
- 對于潰敗的敵人不斷追擊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37章:“北軍不敢窮追猛打,南軍也不反攻,湖南戰場就從此冷靜下來了。”
-
30
突飛猛進
- 成語拼音:
- tū fēi měng jìn
- 成語解釋:
- 疾速飛躍;迅疾前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
31
威而不猛
- 成語拼音:
- wēi ér bù měng
- 成語解釋:
- 有威儀而不兇猛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
32
勇猛果敢
- 成語拼音:
- yǒng měng guǒ g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處事勇敢決斷。
- 成語出處:
- 《漢書 翟方進傳》:“勇猛果敢,處事不疑。”
-
33
勇猛精進
- 成語拼音:
- yǒng měng jīng jìn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 成語出處:
- 《無量壽經》上卷:“勇猛精進,志愿無惓。”
-
34
勇猛直前
- 成語拼音:
- yǒng měng zhí qián
- 成語解釋:
- 勇猛地一直往前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劉智夫書》:“若勇猛直前,便以頭目腦髓布施,亦無不可也。”
* 猛的成語,帶猛字的成語,包含猛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