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狗字的成語 (160個)

    121

    人面

    成語拼音:
    rén miàn gǒu xīn
    成語解釋: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心,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成語出處:
    《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心,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122

    人模

    成語拼音:
    rén mú gǒu yàng
    成語解釋:
    身分是人,舉止形容卻像。多用于嘲諷。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著呢,人模樣的,臉上的疤被燈光照得像塊玉石。”又《四世同堂》四九:“他也想象到怎樣順手兒教訓教訓那些人模樣的科長科員們。”
    123

    鼠竄

    成語拼音:
    shǔ cuàn gǒu dào
    成語解釋:
    像鼠那樣奔竄偷盜。
    成語出處:
    《隋書·高祖紀》:“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剝吏人,晝伏夜游,鼠竄盜。”
    124

    鼠盜

    成語拼音:
    shǔ dào gǒu qiè
    成語解釋:
    同“鼠竊盜”。
    成語出處:
    《北齊書·薛掓傳》:“杲鼠盜竊,非有遠志,宜先討顥。”
    125

    成語拼音:
    sāi gǒu dòng
    成語解釋:
    把銀錢花在無用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5回:“我有三萬銀子,我大八成的道臺都可捐得了。我為什么拿錢塞洞!”
    126

    喪家之

    成語拼音:
    sàng jiā zhī gǒu
    成語解釋:
    失去靠山,無家可歸者或喪失了主子、惶張驚恐,無處投奔者
    成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兩個忙忙如喪家之,急急似漏網之魚。”
    127

    鼠竊

    成語拼音:
    shǔ qiè gǒu dào
    成語解釋:
    竊:偷。像老鼠小量竊取;像鉆洞偷盜。指小偷小摸。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群盜鼠竊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128

    鼠竊

    成語拼音:
    shǔ qiè gǒu tōu
    成語解釋:
    象老鼠少量竊取,象鉆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75回:“鼠竊偷之徒,何足慮哉。”
    129

    傫如喪

    成語拼音:
    shì rú sàng gǒu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語本《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裴骃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成語出處:
    130

    聲色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gǒu mǎ
    成語解釋:
    聲色:歌舞和女色;馬:養和騎馬。后來二語連用;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還酒債,堆金選蛾眉。聲色馬外,其余一無知。”
    131

    鼠偷

    成語拼音:
    shǔ tōu gǒu dào
    成語解釋:
    同“鼠竊盜”。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陸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擾,鼠偷盜,大劫何日了?”
    132

    賣漿

    成語拼音:
    tú gǒu mài jiāng
    成語解釋:
    屠:宰殺;漿:酒。以賣酒殺為業。指從事低賤職業的階層
    成語出處:
    宋·陸游《野炊》:“覓交屠賣漿中。”
    133

    偷雞盜

    成語拼音:
    tōu jī dào gǒu
    成語解釋:
    見“偷雞摸”。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每日卻自和西門慶在樓上任意取樂,卻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雞盜之歡,如今家中又沒人礙眼,任意停眠整宿。”
    134

    兔盡

    成語拼音:
    tù jìn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烹:燒煮食物。兔子死了,獵就被人烹食。比喻統治者殺掉功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烹。”
    135

    偷雞摸

    成語拼音:
    tōu jī mō gǒu
    成語解釋:
    指小偷小摸。也指亂搞男女關系。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的勾當,幾時是了;跟隨二位哥哥上山去,卻不好?”
    136

    土雞瓦

    成語拼音:
    tǔ jī wǎ gǒu
    成語解釋:
    見“土雞瓦犬”。
    成語出處:
    延波真《五四前后山東人民的愛國斗爭》:“兇惡軍警呆住了,一個個手足無措,像土雞瓦一樣蜷伏在路旁。”
    137

    土龍芻

    成語拼音:
    tǔ lóng chú gǒu
    成語解釋:
    泥土捏的龍,稻草扎的。比喻名不副實。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杜微傳》:“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之有名也。”
    138

    偷貓盜

    成語拼音:
    tōu māo dào gǒu
    成語解釋:
    指偷竊。也指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的不同,也斷不肯悄悄兒的下來。”
    139

    兔死

    成語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野兔捕殺了;獵無用;被煮著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烹。”
    140

    蛙鳴

    成語拼音:
    wā míng gǒu fèi
    成語解釋:
    吠:叫。青蛙鳴,汪汪叫。比喻淺陋拙劣的詩詞及文章
    成語出處:
    清·鈕琇《觚剩·樵隱》:“此真鏗金霏玉之音也。我向所厭薄者,大率皆蛙鳴吠耳。”
    * 狗的成語,帶狗字的成語,包含狗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