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牛字的成語 (180個)

    161

    蹊田奪

    成語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語解釋:
    蹊:踐踏;奪:強取。因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比喻罪輕罰重。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一年》:“‘牽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牽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罰已重矣。”
    162

    羞以

    成語拼音:
    xiū yǐ niú hòu
    成語解釋:
    后:的肛門,比喻從屬的地位。指不愿處在從屬地位,為人牽制。
    成語出處:
    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昔蘇秦說韓,羞以后,韓王按劍,作色而怒。”
    163

    犀照

    成語拼音:
    xī zhào niú zhǔ
    成語解釋:
    《晉書·溫嶠傳》:“捍溫嶠呴至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渚”喻
    成語出處:
    《晉書·溫嶠傳》:“捍溫嶠呴至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
    164

    學者如毛,成者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毛,成者如麟角。”
    165

    吼地

    成語拼音:
    yī niú hǒu dì
    成語解釋:
    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成語出處:
    《翻譯名義集·數量》:“拘盧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吼地,謂大鳴聲所極聞。或云一鼓聲。《俱舍》云二里,《雜寶藏》云五里。”
    166

    九鎖

    成語拼音:
    yī niú jiǔ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無法解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九鎖,更相牽攣,案明如市,不得東西,請讞得報,日中被刑。”
    167

    成語拼音:
    yī niú míng
    成語解釋:
    鳴聲可及之地。比喻距離較近。同“一吼地”。
    成語出處:
    唐 王維《與蘇盧二員外游方丈寺》詩:“回看雙鳳闕,相去一鳴。”
    168

    鳴地

    成語拼音:
    yī niú míng dì
    成語解釋:
    見“一吼地”。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山莊八景詩·錦峰晴曉》序:“其旁有錦峰書院,去山莊一鳴地。”
    169

    以羊易

    成語拼音:
    yǐ yáng yì niú
    成語解釋: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牽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170

    志沖斗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成語解釋:
    :牽星與北斗星。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171

    志沖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niú dǒu
    成語解釋:
    斗:牽星與北斗星。形容人的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志沖斗,氣吐凌云。”
    172

    爭貓丟

    成語拼音:
    zhēng māo diū niú
    成語解釋:
    比喻貪小失大。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0回:“真正是爭得貓兒丟了。”
    173

    鼻子

    成語拼音:
    zhuā niú bí zǐ
    成語解釋:
    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
    成語出處:
    174

    成語拼音:
    zhí niú ěr
    成語解釋: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耳?”
    175

    發冢

    成語拼音:
    zhuī niú fā zhǒng
    成語解釋:
    亦作“椎發?冢”。殺盜墓。謂為盜無所不為,窮兇極惡。
    成語出處:
    宋·蘇軾《策別》十七:“小者呼雞逐狗,大者椎發冢,無所不至。”
    176

    角尖

    成語拼音:
    zuān niú jiǎo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指思想方法狹窄。
    成語出處:
    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別死鉆角尖。”
    177

    犄角

    成語拼音:
    zuān niú jī jiǎo
    成語解釋:
    指思想方法狹窄。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有人要是非鉆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178

    歃血

    成語拼音:
    zhuī niú shà xuè
    成語解釋:
    古時聚眾盟誓,殺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誠意。
    成語出處:
    清·戴名世《紀紅苗事》:“或欲有剽掠,則潛結眾誓于神,椎歃血,乃出所獲者,集而瓜分之。”
    179

    作馬

    成語拼音:
    zuò niú zuò mǎ
    成語解釋:
    、馬:比喻供人使喚的人。指被當作馬驅使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韶州云門山爽和尚》:“問‘受施主供養將何報答?’師曰:‘作作馬。’”
    180

    壯氣吞

    成語拼音:
    zhuàng qì tūn niú
    成語解釋: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成語出處:
    明 孫梅錫《琴心記》第二十出:“男兒漢壯氣吞,丈夫志豈困荒丘?”
    * 牛的成語,帶牛字的成語,包含牛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