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然字的成語 (329個)

    161

    嘆息

    成語拼音:
    kuì rán tàn xī
    成語解釋:
    :嘆氣的樣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太祖貴其公亮,喟嘆息,遷中尉。”
    162

    嘆息

    成語拼音:
    kài rán tàn xī
    成語解釋:
    愾:嘆息,感慨。感慨嘆息
    成語出處:
    晉·陸機《吊魏武帝文》:“見魏武帝遺令,愾嘆息,傷懷者久之。”
    163

    太息

    成語拼音:
    kuì rán tài xī
    成語解釋:
    :嘆氣的樣子;太息:大聲嘆氣。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伯樂喟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164

    允諾

    成語拼音:
    kǎi rán yǔn nuò
    成語解釋:
    :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領諾。”
    165

    應允

    成語拼音:
    kǎi rán yīng yǔn
    成語解釋:
    :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領諾。”
    166

    理固當

    成語拼音:
    lǐ gù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理:道理;當:應該這樣。按道理應當這樣
    成語出處:
    宋·蘇軾《始皇論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理固當。”
    167

    于胸

    成語拼音:
    liǎo rán yú xiōng
    成語解釋:
    :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成語出處:
    《晉書 袁齊傳》:“夫經略大事……智者了于胸。”
    168

    正氣

    成語拼音:
    lǐn rán zhèng qì
    成語解釋:
    :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氣:正直的氣概。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成語出處: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您當時神態是那樣地嚴肅,坦,眉宇間凜正氣,使我僅有的一點疑問如煙消云散了。”
    169

    理所必

    成語拼音:
    lǐ suǒ bì rán
    成語解釋: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成語出處:
    《弘明集 神不滅論》:“若有始也,則不能為終,唯無始也后始終無窮,此自是理所必。”
    170

    理所當

    成語拼音:
    lǐ suǒ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應當如此。從道理上講應當這樣。
    成語出處: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辯也,理當耳。”
    171

    理之當

    成語拼音:
    lǐ zhī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理所當,理應如此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來取,理之當。”
    172

    毛發悚

    成語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亦作“毛發聳”。毛發豎起。極言驚駭、恐懼。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戴監生》:“戴監生偷聽到兩個鬼的一番議論,議論中居提到他。戴驟聆至此,毛發悚。”
    173

    毛發聳

    成語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見“毛發悚”。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朵思見之,毛發聳,回顧孟獲曰:‘此乃神兵也!’”
    174

    毛骨聳

    成語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恐懼與驚慌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許武疊兩個指頭,說將出來。言無數句,使聽者毛骨聳。”
    175

    毛骨竦

    成語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比目魚 狐威》:“那些租戶債戶見了,赫得毛骨竦。”
    176

    毛骨悚

    成語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害怕的樣子。毛發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出了一身冷汗。”
    177

    滿目蕭

    成語拼音:
    mǎn mù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冷落的樣子。滿目是凄涼的景象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感極而悲者矣。”
    178

    不解

    成語拼音:
    máng rán bù jiě
    成語解釋:
    迷惘的樣子。指對某事不理解。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二回:“邵肩齊說及前事,婁樸茫不解。”
    179

    不語

    成語拼音:
    mò rán bù yǔ
    成語解釋:
    沉默著不說一句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6回:“夷吾嘿不語。”
    180

    成風

    成語拼音:
    mí rán chéng fēng
    成語解釋:
    同“靡向風”。
    成語出處:
    《明史·張岳傳》:“談虛論寂,靡成風。”
    * 然的成語,帶然字的成語,包含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