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然字的成語 (329個)

    101

    作色

    成語拼音:
    fèn rán zuò sè
    成語解釋:
    :忿怒的樣子。因忿怒而變了臉色,發怒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蔣濟傳》:“帝憤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
    102

    果不其

    成語拼音:
    guǒ bù qí rán
    成語解釋:
    如此。指事物的發展變化跟預料的一樣。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說:‘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只怕姑老爺還不稀罕。’,今日果不其。”
    103

    功到自

    成語拼音: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成語解釋:
    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就會取得成效。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成’哩!”
    104

    如此

    成語拼音:
    guǒ rán rú cǐ
    成語解釋:
    果真是這樣。指不出所料。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張既傳》:“諸葛恪多輩耳!近張敬仲縣論格,以為必見殺,今果如此。”
    105

    故我依

    成語拼音:
    gù wǒ yī rán
    成語解釋:
    故我:舊日的我。仍舊是過去的我。指自己的境況和從前一樣,沒有變化。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說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還是個依故我,也無味的很。”
    106

    環堵蕭

    成語拼音:
    huán dǔ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環堵:玶著四堵墻;蕭:蕭條的樣子。形容室中空無所有,極為貧困。
    成語出處:
    《晉書 陶潛傳》:“環堵蕭,不蔽風日,短褐穿結。”
    107

    海內澹

    成語拼音:
    hǎi nèi dàn rán
    成語解釋:
    海內:四海之內;澹:安靜的樣子。形容國家安定,生活正常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揚雄傳》:“海內澹,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
    108

    浩氣凜

    成語拼音:
    hào qì lǐn rán
    成語解釋:
    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凜: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浩之氣令人敬畏。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109

    不顧

    成語拼音:
    hàn rán bù gù
    成語解釋:
    :蠻橫的樣子。顧:顧及。兇暴強橫;不顧一切。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宋 朱熹集注:“殆亦冥無覺,悍不顧而已爾。”
    110

    冰釋

    成語拼音:
    huàn rán bīng shì
    成語解釋:
    :消散的樣子;釋:消散、解除。指像冰塊溶化流散一樣。比喻誤會、疑慮、隔閡等完全消除。
    成語出處:
    晉 杜預《序》:“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冰釋,怡理順,后為得也。”
    111

    冰釋

    成語拼音:
    huàn rán bīng shì
    成語解釋:
    :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熱消融一般。多比喻疑慮、誤會、隔閡等很快消除
    成語出處:
    《清史稿·梅文鼎傳》:“復取《授時歷草》觀之,乃煥冰釋,駘名異而實同,非徒似之而已。”
    112

    大悟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猛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大悟。”
    113

    大悟

    成語拼音:
    huō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形容徹底曉悟。
    成語出處:
    唐·慧能《壇經·宣詔品》:“簡蒙指教,豁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114

    頓悟

    成語拼音:
    huō rán dùn wù
    成語解釋:
    同“豁大悟”。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賈豁頓悟,曰:‘翁不知賈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駭,走報其家。”
    115

    而怒

    成語拼音:
    hè rán ér nù
    成語解釋: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樣子。
    成語出處:
    116

    而愈

    成語拼音:
    huò rán ér yù
    成語解釋:
    :很快的樣子。很快病就好了。
    成語出處:
    魯迅《父親的病》:“只一服,便霍而愈了。”
    117

    貫通

    成語拼音:
    huò rán guàn tōng
    成語解釋:
    :開闊通達的樣子;貫:貫穿;通:通曉。一下子就徹底明白;通曉了。
    成語出處:
    宋 朱熹《大學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貫通焉。”
    118

    開朗

    成語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成語解釋:
    :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成語出處:
    晉 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開朗。”
    119

    肯來

    成語拼音:
    huì rán kěn lái
    成語解釋:
    惠:賜,敬辭。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終風》:“終風且霾,惠肯來。”
    120

    開悟

    成語拼音:
    huō rán kāi wù
    成語解釋:
    同“豁大悟”。
    成語出處:
    晉·無名氏《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聞安師講《般若經》,豁開悟,嘆曰:‘九流異議,皆糠秕耳。’”
    * 然的成語,帶然字的成語,包含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