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然字的成語 (329個)

    221

    若失

    成語拼音:
    s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語解釋:
    :主意不定的樣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論》:“讀《服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自失矣。”
    222

    生敬

    成語拼音:
    sù rán shēng jìng
    成語解釋: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同“肅起敬”。
    成語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魯直專學子美,子美詩讀之使人凜興起,肅生敬。”
    223

    無味

    成語拼音:
    suǒ rán wú wèi
    成語解釋:
    :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成語出處:
    明 楊慎《丹鉛雜錄 論衡》:“蓋文有以含蓄不盡為工者……說盡,則索無味。”
    224

    自失

    成語拼音:
    s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見“爽若失”。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翠》:“公爽自失,而悔無及矣。”
    225

    神色怡

    成語拼音:
    shén sè yí rán
    成語解釋:
    :安適愉快的樣子。心情愉快,面色安祥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死事傳·孫晟傳》:“晟終不對,神色怡,正其衣冠南望而拜。”
    226

    生意盎

    成語拼音:
    shēng yì àng rán
    成語解釋: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成語出處:
    227

    頭角嶄

    成語拼音:
    tóu jiǎo zhǎn rán
    成語解釋: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嶄:突出的樣子。比喻年輕人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見頭角。”
    228

    天理昭

    成語拼音:
    tiān lǐ zhāo rán
    成語解釋:
    天理:天道。舊稱天能主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卻如何殺了丈夫,劫了十五貫錢,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有何理說!”
    229

    聽其自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rán
    成語解釋:
    聽任它自發展;不去過問。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觀規律。聽:聽憑。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230

    處之

    成語拼音:
    tài rán chǔ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231

    居之

    成語拼音:
    tài rán jū zhī
    成語解釋:
    :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成語出處:
    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方奮有運天下豪杰之心,使新進疊用事,而玄齡泰居之,不以進退自嫌。”
    232

    若喪

    成語拼音:
    tà rán ruò sàng
    成語解釋:
    形容懊喪的神情。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233

    襲擊

    成語拼音:
    tū rán xí jī
    成語解釋:
    原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現多比喻突加于別人的行動使人感到意外而難應付。
    成語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這個突襲擊使大林大感狼狽,面紅著。”
    234

    一辭

    成語拼音:
    tóng rán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異口同聲。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成語出處:
    唐·韓愈《諱辯》:“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一辭。”
    235

    自得

    成語拼音:
    táo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自己覺得快意。
    成語出處:
    宋·蘇軾《楊繪可知徐州》:“坐廢十年,陶自得。”
    236

    自得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安靜舒適的樣子;自得:自覺得意。形容心情安靜、舒適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野老清淡,恬自得。”
    237

    自得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指身體感到不尋常的舒適的滿足
    成語出處:
    238

    自若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自若。”
    239

    自若

    成語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態度安詳,一如常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自若。”?
    240

    自足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zú
    成語解釋: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和靖能高臥孤山,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恬自足,誠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 然的成語,帶然字的成語,包含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