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火字的成語 (283個)

    161

    七竅冒

    成語拼音:
    qī qiào mào huǒ
    成語解釋:
    同“七竅生煙”。
    成語出處:
    《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三回:“一天兩天還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還沒有信呢?俗語說的好,真是七竅冒,五臟里生煙。”
    162

    如蹈水

    成語拼音:
    rú dǎo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處境艱難。
    成語出處:
    《元史·張德輝傳》:“若宰民者,頭會箕斂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為害尤甚。”
    163

    如蹈湯

    成語拼音:
    rú dǎo tāng huǒ
    成語解釋:
    蹈:踩;湯:滾水。如同在滾水、烈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湯。”
    164

    朝天

    成語拼音:
    rè huǒ cháo tiān
    成語解釋:
    熱的烈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焰照天燃燒一樣。
    成語出處: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面是熱朝天的建設,一面是在炮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斗。”
    165

    赴湯

    成語拼音:
    rù huǒ fù tāng
    成語解釋:
    喻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166

    燎原

    成語拼音:
    rú huǒ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燎:燒;原:原野。如在原野燃燒。比喻聲勢很大,難于阻抑。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167

    如荼

    成語拼音:
    rú huǒ rú tú
    成語解釋:
    荼:音圖。像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
    168

    上身

    成語拼音:
    rě huǒ shàng shēn
    成語解釋: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災惹禍害自己
    成語出處: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燒身,連忙把余琳并馮氏,都送將出來。”
    169

    燒身

    成語拼音:
    rě huǒ shāo shēn
    成語解釋: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災惹禍害自己。
    成語出處: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燒身,連忙把余琳并馮氏,都送將出來。”
    170

    如荼如

    成語拼音:
    rú tú rú huǒ
    成語解釋:
    荼:像茅草花一樣白;:像一樣紅。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故德皇以如荼如之熱心,思擴張海軍。”
    171

    順風吹

    成語拼音:
    shǔn fēng chuī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費力。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 井之臨》:“順風吹,幸附驥尾,易為功力,因權受福。”
    172

    煽風點

    成語拼音:
    shān fēng diǎn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成語出處:
    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風點。”
    173

    扇風點

    成語拼音:
    shàn fēng diǎn huǒ
    成語解釋:
    謂進行鼓動或煽動。
    成語出處:
    康濯《東方紅》第13章:“‘不過我覺著你們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氣魄也不夠大!’縣長又半真半假地扇風點。”
    174

    舌鋒如

    成語拼音:
    shé fēng rú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話說得十分尖銳。
    成語出處:
    175

    不避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bì
    成語解釋:
    謂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不避。”
    176

    不辭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cí
    成語解釋:
    見“水不避”。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猶可也。”
    177

    兵蟲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成語解釋:
    指使古書遭受損毀的四種災害:水災、災、戰亂和書蠹。也泛指各種天災人禍。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今人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佛頭著糞:這是古書的水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178

    不相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相:相互;容:容納;相容:相互容納。指水;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根本不能相互容納。后用來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質相反;根本對立。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不相逮。”
    179

    不兼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兼容。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不相逮。”
    180

    電光

    成語拼音:
    shí huǒ diàn guāng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石電光,已經塵劫。’”
    * 火的成語,帶火字的成語,包含火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