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火字的成語 (283個)

    141

    履湯蹈

    成語拼音:
    lǚ tāng dǎo huǒ
    成語解釋:
    身入湯。喻處苦難之境。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晉書·重俊傳》:“復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湯蹈,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142

    連天烽

    成語拼音:
    lián tiān fēng huǒ
    成語解釋:
    :古時邊防報警的煙,比喻戰或戰爭。形容戰燒遍各地。
    成語出處:
    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志疏》:“其時鮮卑連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不絕,埃塵連天。”
    143

    燎原烈

    成語拼音:
    liáo yuán liè huǒ
    成語解釋:
    燎:燃燒;原:原野。燒遍廣大原野的熊熊大。比喻迅猛發展不可抵擋的力量。
    成語出處:
    《尚書 盤庚上》:“若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144

    燎原之

    成語拼音:
    liáo yuán zhī huǒ
    成語解釋:
    燎原:燒原野。大。比喻氣勢壯大的群眾運動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之燎于原,不可向邇。”
    145

    持杖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chí zhàng
    成語解釋:
    同“明執仗”。
    成語出處:
    《元典章·刑部·從賊不得財者免刺》:“從賊孫伯奴、孟干兒與首賊朱伴兒、李佛保等四人明持杖強劫梁賢十家。”
    146

    執械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xiè
    成語解釋:
    解釋】:形容公開搶劫或肆無忌憚地干壞事。同“明執仗”。
    成語出處:
    清·毛祥麟《對山余墨·石洞繡鞋記》:“即募死士百人,明執械為前鋒,千軍后隨。”
    147

    執仗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語解釋:
    明:用為動詞;點明;執:拿著;仗:兵器。點著把;拿著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148

    執杖

    成語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成語解釋:
    點著把,拿著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后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干壞事。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149

    滿腔怒

    成語拼音:
    mǎn qiāng nù huǒ
    成語解釋:
    滿腔:充滿心中;怒:形容極大的憤怒。心里充滿著極大的憤怒
    成語出處:
    《我們的戰友邱少云》:“我們懷著滿腔怒,勇猛地沖上‘391’高地。”
    150

    明若觀

    成語拼音:
    míng ruò guān huǒ
    成語解釋:
    象看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成語出處: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
    151

    毛熱

    成語拼音:
    máo rè huǒ là
    成語解釋:
    毛: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成語出處: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熱辣地發躁。”
    152

    沖天

    成語拼音:
    nù huǒ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成語出處: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程娘子]怒沖天,不顧一切地沖向狗子拚命,卻被狗子一把抓住。”
    153

    中燒

    成語拼音:
    nù huǒ zhōng shāo
    成語解釋:
    中:心中。怒在心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成語出處: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雖炎一響空。”
    154

    連天

    成語拼音:
    pào huǒ lián tiān
    成語解釋:
    :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后產生的焰;連天:連接著天空。形容槍炮聲、光焰等與天空相接;戰爭十分激烈。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就這樣了,何況炮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155

    披麻救

    成語拼音:
    pī má jiù huǒ
    成語解釋:
    披著麻去救。比喻惹燒身,自招災禍。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則落你好似披麻救,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倒舵。”
    156

    判若水

    成語拼音:
    pàn ruò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判:區別。比喻兩者顯然相反,互不相容。
    成語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譚詩 總論》:“沈歸愚宗伯與袁簡齋太史論詩,判若水。”
    157

    潑油救

    成語拼音:
    pō yóu jiù huǒ
    成語解釋:
    時用油澆灑。比喻事情處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態更嚴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今使他為先鋒,是潑油救也。”
    158

    敲冰求

    成語拼音:
    qiāo bīng qiú huǒ
    成語解釋:
    敲開冰找。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
    成語出處:
    《大光明藏經》下卷:“敲冰求,論功不遂。”
    159

    敲冰索

    成語拼音:
    qiāo bīng suǒ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
    成語出處: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第四卷:“若敲冰而索,類緣木以求魚。”
    160

    清灰冷

    成語拼音:
    qīng huī lěng huǒ
    成語解釋:
    見“清灰冷灶”。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5回:“及至到了家,清灰冷的鎖著門。”
    * 火的成語,帶火字的成語,包含火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