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流字的成語 (340個)

    101

    截斷眾

    成語拼音:
    jié duàn zhòng liú
    成語解釋:
    喻識見玄遠,超情越識。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云門偃禪師法嗣·德山緣密禪師》:“我有三句語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一句隨波逐浪。”《朱子語類》卷七六:“如復其天地之心神者,妙萬物而為言,此截斷眾句。”
    102

    盡付東

    成語拼音:
    jìn fù dōng liú
    成語解釋:
    比喻完全喪失或前功盡棄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那緣法盡了,往時的情義盡付東,還要變成了仇怨。”
    103

    江海不逆小

    成語拼音:
    jiāng hǎi bù nì xiǎo liú
    成語解釋: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尊賢》:“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
    104

    積厚

    成語拼音:
    jī hòu liú guǎng
    成語解釋:
    根基深厚,影響廣遠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禮論》:“所以別積厚,積厚者澤廣,積薄者澤狹也。”
    105

    積厚

    成語拼音:
    jī hòu liú guāng
    成語解釋:
    積累的功業越深厚,則傳給后人的恩德越廣。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禮論》:“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別積厚者澤廣,積薄者澤狹也。”
    106

    急景

    成語拼音:
    jí jǐng liú nián
    成語解釋:
    形容光陰易逝。
    成語出處:
    宋·晏殊《殊玉詞》:“急景年都一瞬,往事前歡,未免縈方寸。”
    107

    焦金

    成語拼音:
    jiāo jīn liú shí
    成語解釋:
    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天氣干旱酷熱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孝標《辯命論》:“放勛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時,焦金石。”
    108

    擊楫中

    成語拼音:
    jī jí zhōng liú
    成語解釋:
    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成語出處:
    明 韓守益《蘇武慢 江亭遠眺》:“擊楫中,投鞭思濟,多少昔時豪杰。”
    109

    百家

    成語拼音:
    jiǔ liú bǎi jiā
    成語解釋:
    泛指各種學術派。參見“九一家”。
    成語出處:
    唐·韓愈《毛穎傳》:“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百家天人之書,乃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
    110

    賓客

    成語拼音:
    jiǔ liú bīn kè
    成語解釋:
    先秦到漢初有法、名、墨、儒、道、陰陽、縱橫、雜、農九種學術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種人物。
    成語出處:
    《梁書 蕭子顯傳》:“見九賓客,不與交言。”
    111

    洽客

    成語拼音:
    jī liú qià kè
    成語解釋:
    高行脫俗、廣見博聞之士。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經籍會通四》:“又如畸洽客,領異拔新,時出一編,人所未睹。”
    112

    人物

    成語拼音:
    jiǔ liú rén wù
    成語解釋:
    指社會上的各種人物。
    成語出處: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爐曠真宰,九人物待陶甄。”
    113

    日下

    成語拼音:
    jiāng liú rì xià
    成語解釋:
    見“江河日下”。
    成語出處:
    孫中山《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既經非常之破壞,而無非常之建設以繼之,此所以禍亂相尋,江日下。”
    114

    三教

    成語拼音:
    jiǔ liú sān jiào
    成語解釋:
    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
    成語出處: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須要九三教皆通,八萬四千傍門盡曉。”
    115

    十家

    成語拼音:
    jiǔ liú shí jiā
    成語解釋:
    先秦到漢初各種學說派別的總稱。
    成語出處:
    漢 劉安《七略 諸子略》中把諸子思想分為十家,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除掉小說家,就稱為九
    116

    勇進

    成語拼音:
    jí liú yǒng jìn
    成語解釋:
    在急中勇敢前進。形容在險境中積極進取;不退縮。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邵氏見聞錄》:“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勇退人也’。”
    117

    逸客

    成語拼音:
    jī liú yì kè
    成語解釋:
    指高行脫俗的隱逸之士。
    成語出處:
    清 厲鶚《〈吳禮部詩話〉跋》:“[明 胡無瑞]嘗跋此冊及《敬鄉錄》云:‘遍舉郡邑,凡有聞者,緝其制作履歷,粲若指掌,下逮畸逸客,片語只詞,亦博采旁證。’”
    118

    勇退

    成語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成語解釋:
    勇退:果斷地退卻或退避。在急中果斷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當仕途順利、得意之際就果斷地抽身引退。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贈善相程杰》詩:“火色上騰雖有數,急勇退豈無人。”
    119

    勇退

    成語拼音:
    jī liú yǒng tuì
    成語解釋:
    勇:果敢;退:退卻,離去。比喻在官場得意時及時引退,以明哲保身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軍一回來,他就激勇退,也許會給省委造成一種他尊重上級決定,并且已改變對田福軍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120

    涇渭同

    成語拼音:
    jīng wèi tóng liú
    成語解釋:
    涇渭:涇水、渭水。比喻是非、好壞不分
    成語出處:
    唐·王勃《上劉右相書》:“夫豈知世終異數,涇渭同。”
    * 流的成語,帶流字的成語,包含流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