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氣字的成語 (404個)

    361

    有聲沒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méi qì
    成語解釋:
    見“有聲無”。
    成語出處:
    茅盾《林家鋪子》六:“林先生嘆了一口,過了一會兒,方才有聲沒地說道:‘讓我死在那邊就是了……’”
    362

    有聲無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q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人息奄奄。②形容說話無精打采。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王祿多說了幾句話,漸漸有聲無,挨到黃昏,只有出的,沒有入的,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363

    怡聲下

    成語拼音:
    yí shēng xià qì
    成語解釋:
    怡聲:聲音和悅;下:態度恭順。形容聲音柔和,態度恭順。
    成語出處:
    《禮記·內則》:“下怡聲,問衣燠寒。”
    364

    頤神養

    成語拼音:
    yí shén yǎng qì
    成語解釋:
    猶言頤神養性。
    成語出處:
    金·馬鈺《滿庭芳》詞:“蓬頭垢面,秘奧埋名。頤神養忘形。”
    365

    一團和

    成語拼音:
    yī tuán hé qì
    成語解釋:
    本指態度和藹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不講原則。
    成語出處:
    宋 朱熹《伊洛淵源錄》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
    366

    英雄短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duǎn qì
    成語解釋:
    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運或沉迷于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只緣兒女情長,遂使英雄短。”
    367

    英雄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qì duǎn
    成語解釋:
    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愛情而喪失進取心。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兒女情長。”
    368

    異香異

    成語拼音:
    yì xiāng yì qì
    成語解釋:
    特異的香味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他就說了個海上仙方兒,又拾了一包末藥作引子,異香異的。”
    369

    陰陽怪

    成語拼音:
    yīn yáng guài qì
    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成語出處: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們哪一個是想順我的心?哪一個不是陰陽怪?”
    370

    頤指使

    成語拼音:
    yí zhǐ qì shǐ
    成語解釋:
    頤:腮幫子;指:指揮;:神;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來支使人。
    成語出處:
    唐 元稹《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遜等有地千里,有祿萬鐘,頤指使,無不隨順,所不足者,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
    371

    長別人志,滅自己威風

    成語拼音: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滅自己威風。”
    372

    志得

    成語拼音:
    zhì dé qì yíng
    成語解釋:
    猶志得意滿。
    成語出處:
    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四:“王志得盈,不以巡撫置意中。每詣院謁巡撫,仰面視天,言如泉涌。”
    373

    占風望

    成語拼音:
    zhān fēng wàng qì
    成語解釋:
    察看風向云。亦比喻看風使舵,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四君者……真實可惜;其它占風望,詈夷為跖,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矣。”
    374

    珠光寶

    成語拼音:
    zhū guāng bǎo qì
    成語解釋:
    形容衣服、飾物華麗、光采四射。珠、寶:指首飾;光、:指閃耀的光采。
    成語出處: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龜》:“簪飾雖是不多幾件,而珠光寶,曄曄照人。”
    375

    足高

    成語拼音:
    zú gāo qì qiáng
    成語解釋:
    見“足高揚”。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伐衛》:“妾望君之人也,足高強,有伐國之志也。”
    376

    趾高

    成語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377

    足高

    成語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猶言趾高揚。語本《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 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378

    志高

    成語拼音:
    zhì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高昂而自得。
    成語出處:
    《史記 蘇秦列傳》:“家殷人足,志高揚。”
    379

    直節勁

    成語拼音:
    zhí jié jìn qì
    成語解釋:
    勁:強。指節正直,操守剛勁
    成語出處:
    《明史·王廷傳》:“廷守蘇州時,人比之趙清獻,直節勁,始終無改。”
    380

    重跡屏

    成語拼音:
    zhòng jì píng qì
    成語解釋:
    見“重足屏”。
    成語出處:
    《北齊書·酷吏傳·盧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動即奏聞,朝士見之,莫不重跡屏,皆目之為盧校事。”《北史·恩幸傳·穆提婆》:“令萱則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則唐邕之徒,皆重跡屏。”
    * 氣的成語,帶氣字的成語,包含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