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氣字的成語 (404個)

    341

    吞聲

    成語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語解釋:
    謂不喘,不做聲。形容憂懼惶恐。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文》:“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室家顛殞,飲吞聲,志申讎怨。”
    342

    無力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lì
    成語解釋:
    息;聲音;力:力;精神。形容力衰弱;精神疲憊;有時形容做事沒有勁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無力哩。”
    343

    無煙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有余,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無煙,成什么模樣!”
    344

    軒昂

    成語拼音:
    yì qì xuān áng
    成語解釋:
    精神和概都很高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我見這人身雖寒儉,意軒昂,模樣又好。”
    345

    相得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dé
    成語解釋:
    形容志趣極其相合。
    成語出處:
    唐·李百藥《北齊書·高乾傳》:“魏領軍元叉,權重當世,以意相得,接乾甚厚。”
    346

    相合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hé
    成語解釋:
    :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成語出處:
    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詩:“由來意合,直取性情真。”
    347

    相傾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qīng
    成語解釋:
    :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與虞并父書》:“雖聲跡差池,藐不相聞,然意相傾,殆若朝夕與游處者。”
    348

    相投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志趣和性格。志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成語出處:
    元 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咱意相投,你知我心憂。”
    349

    相投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成語出處:
    明·崔時佩《西廂記·金蘭判袂》:“同袍兄弟勝同袍,義相投漆和膠。”
    350

    相許

    成語拼音:
    yì qì xiāng xǔ
    成語解釋:
    :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0回:“沈煉道:‘大丈夫意相許,哪有貴賤?’”
    351

    用事

    成語拼音:
    yì qì yòng shì
    成語解釋:
    :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只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志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352

    養體

    成語拼音:
    yí qì yǎng tǐ
    成語解釋:
    改變質和保養身體。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養移體。大哉居乎!’”
    353

    揚揚

    成語拼音:
    yì qì yáng yáng
    成語解釋:
    :意志;概;揚揚:得意昂揚的樣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概高昂的樣子。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擁大蓋,策駟馬,意揚揚,甚自得也。”
    354

    洋洋

    成語拼音:
    yì qì yáng yáng
    成語解釋:
    見“意揚揚”。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85回:“見其夫為晏子趕車,擁蓋策馬,意洋洋,甚自得也。”
    355

    自得

    成語拼音:
    yì qì zì dé
    成語解釋:
    :意態,概;自得:自覺得意。形容驕傲自滿、洋洋得意的樣子
    成語出處:
    《魏書·北海王子顥傳》:“兄顥入洛,成敗未分,便以意自得為時人所笑。”
    356

    自若

    成語拼音:
    yì qì zì ruò
    成語解釋:
    自若:不改常態,還像原來的樣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亦作“意自如”。
    成語出處:
    《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自若。”
    357

    自如

    成語拼音:
    yì qì zì rú
    成語解釋:
    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自若”。
    成語出處:
    《史記 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自如,益治軍。”
    358

    正性

    成語拼音:
    yán qì zhèng xìng
    成語解釋:
    :脾;性:性格。性格剛直,毫不茍且。
    成語出處:
    《后漢書·孔融傳論》:“夫嚴正性,覆折而已。”
    359

    妖聲怪

    成語拼音:
    yāo shēng guài qì
    成語解釋:
    說話腔調妖里妖,姿態怪異而輕佻
    成語出處:
    360

    一絲兩

    成語拼音:
    yī sī liǎng qì
    成語解釋:
    形容人呼吸微弱,將要斷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 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折:“我才離了三朝五日,兒也這其間哭的你一絲兩。”
    * 氣的成語,帶氣字的成語,包含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