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民字的成語 (193個)

    101

    惟邦本

    成語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成語解釋:
    惟:乃,是;邦:國家。人是立國之本
    成語出處:
    《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可近不可下。惟邦本,本固邦寧。”
    102

    無噍類

    成語拼音:
    mín wú jiào lèi
    成語解釋:
    噍類:指能吃東西的動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沒有活路了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
    103

    熙物阜

    成語拼音:
    mín xī wù fù
    成語解釋:
    安樂,物產富饒。形容升平景象。
    成語出處:
    明·楊柔勝《玉環記·延賞慶壽》:“熙物阜歲時豐,三邊烽火息,四海受恩隆。”
    104

    殷財阜

    成語拼音:
    mín yīn cái fù
    成語解釋:
    殷:殷實,富足;阜:豐富。眾富足,物產豐饒。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務在殷阜財,明道信義。”
    105

    有菜色

    成語拼音:
    mín yǒu cài sè
    成語解釋:
    菜色:饑餓的臉色。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成語出處:
    《漢書 元帝紀》:“歲比災害,有菜色。”
    106

    怨沸騰

    成語拼音:
    mín yuàn fèi téng
    成語解釋:
    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十卷:“王荊公行新法,自知怨沸騰。”
    107

    殷國富

    成語拼音:
    mín yīn guó fù
    成語解釋:
    殷:殷實,富足;阜:豐富。國家人殷實富裕。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108

    以食為本

    成語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成語解釋:
    眾以糧食為根本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拔宅飛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以食為本。”
    109

    以食為天

    成語拼音:
    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成語解釋: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食的重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酈食其傳》:“王者以為天,而以食為天。”
    110

    賊獨夫

    成語拼音:
    mín zéi dú fū
    成語解釋:
    指殘害人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
    成語出處:
    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這種險慘刻毒的賊獨夫思想,與孔孟正統派的仁義學說恰恰處于對立的地位。”
    111

    成語拼音:
    mín zhī mín gāo
    成語解釋:
    脂、膏:動植物體內的油質。比喻勞動人用血汗換來的物質財富。
    成語出處:
    五代 孟昶《戒石文》:“爾俸爾祿,膏。”
    112

    百姓

    成語拼音:
    píng mín bǎi xìng
    成語解釋:
    指普通百姓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個平百姓,還造得許多惡業否?”
    113

    平易近

    成語拼音:
    píng yì jìn mín
    成語解釋:
    見“平易近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不有近;平易近必歸之。”
    114

    強奸

    成語拼音:
    qiáng jiān mín yì
    成語解釋:
    反動統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人群眾頭上;硬說成是人群眾的意愿。
    成語出處:
    蔡東藩《國通俗演義》第72回:“后來老袁強奸意,凡政、紳、軍、商各界,無不有請愿書。”
    115

    皆兵

    成語拼音:
    quán mín jiē bīng
    成語解釋:
    謂把能參加戰斗的人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成語出處:
    王朔《癡人》:“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全皆兵的程度。”
    116

    取信于

    成語拼音:
    qǔ xìn yú mín
    成語解釋:
    取得人的信任。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文中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一一取信于。”
    117

    辱國殄

    成語拼音:
    rǔ guó tiǎn mín
    成語解釋:
    見“辱國殃”。
    成語出處:
    明·劉基《春秋明經》:“他日西鄙之伐,辱國殄,果誰之所致乎!”
    118

    辱國殃

    成語拼音:
    rǔ guó yāng mín
    成語解釋:
    使國家受辱,人遭殃。亦作“辱國殄”。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韓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趙愚丞相,罷黜道學諸臣,輕開邊釁,辱國殃。”
    119

    愛物

    成語拼音:
    rén mín ài wù
    成語解釋:
    仁:仁愛,同情、愛護或幫助。愛眾人,進而愛護萬物。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仁而愛物。”
    120

    城郭

    成語拼音:
    rén mín chéng guō
    成語解釋:
    城郭:城墻。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成語出處: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 民的成語,帶民字的成語,包含民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