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死字的成語 (395個)

    301

    重泰山

    成語拼音:
    sǐ zhòng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得光榮。
    成語出處:
    語出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302

    者相枕

    成語拼音:
    sǐ zhě xiāng zhěn
    成語解釋:
    枕:以頭枕物。形容亡的人非常多
    成語出處:
    《魏書·苻堅傳》:“謝石乘勝追擊,至于青岡,者相枕。”
    303

    同患難共生

    成語拼音:
    tóng huàn nàn gòng shēng sǐ
    成語解釋: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
    成語出處: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八節:“羅馬雖屬落城,大事今且未了,余不能舍吾同患難共生之部下,吾且將有所為。”
    304

    同利相

    成語拼音:
    tóng lì xiāng sǐ
    成語解釋:
    謂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同利相,同情相成。”
    305

    貪生惡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è sǐ
    成語解釋:
    見“貪生畏”。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情莫不貪生惡,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306

    腹中

    成語拼音:
    tāi sǐ fù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一件事情還在籌備階段就夭折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19章:“這支即將新生的部隊又將面臨滅頂之災而胎腹中了。”
    307

    成語拼音:
    tì sǐ guǐ
    成語解釋:
    指代人受難或承擔罪責的人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他拉出李歪鼻就是要找個替鬼。”
    308

    狗烹

    成語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野兔捕殺了;獵狗無用;被煮著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走狗烹。”
    309

    同生共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語解釋:
    與共,形容情誼極深。
    成語出處: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310

    狐悲

    成語拼音:
    tù sǐ hú bēi
    成語解釋:
    兔子了;狐貍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悲:悲傷。
    成語出處:
    元 汪元亨《折桂令 歸隱》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狐悲。”
    311

    狐悲,物傷其類

    成語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兔子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312

    貪生怕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pà sǐ
    成語解釋:
    貪:貪戀。貪圖生存;懼害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于須臾。”
    313

    犬饑

    成語拼音:
    tù sǐ quǎn jī
    成語解釋:
    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兩廣劉凝齋言賊情軍情民情》:“鳥盡弓藏,兔犬饑,故諸將士多張大賊勢者,亦未可盡以為然也。”
    314

    同生共存亡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間利害一致,生與共
    成語出處:
    毛澤東《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我黨在根據地內細心地認真地徹底地爭取群眾、和群眾同生共存亡的任務,較之過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義。”
    315

    同生共患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sǐ gòng huàn nàn
    成語解釋:
    指為了一定的目標共度患難,出生入
    成語出處:
    方志敏《獄中紀實》:“將獄中情形描寫出來,使全國紅軍和革命的工農群眾,知道他們同生共患難的戰友們,正在國民黨監獄內,挨日子。”
    316

    貪生畏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wèi sǐ
    成語解釋:
    貪戀生存,害怕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即詐僵樸陽病,僥幸得逾于須臾。”
    317

    為臣忠,為子

    成語拼音: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成語解釋:
    為:作為。為臣的應不惜生命忠于帝王,為子的應不惜生命孝順父母
    成語出處:
    明·吾丘瑞《運甓記·父子節》:“為臣忠,為子孝,孩兒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陣。”
    318

    武人不惜

    成語拼音:
    wǔ rén bù xī sǐ
    成語解釋:
    惜:吝惜。指武官不怕
    成語出處:
    《宋史·岳飛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天下平矣。’”
    319

    不辭

    成語拼音:
    wàn sǐ bù cí
    成語解釋:
    即使一萬次也決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效勞。辭:推辭。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但有使令,萬不辭!”
    320

    忘生舍

    成語拼音:
    wàng shēng shě sǐ
    成語解釋:
    忘卻性命,不怕犧牲。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帳前空掛著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立唐朝。”
    * 死的成語,帶死字的成語,包含死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