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死字的成語 (395個)

    281

    心眼

    成語拼音:
    sǐ xīn yǎn
    成語解釋:
    固執拘泥,想不開。比喻性情固執,或者遇事想不開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心眼兒了!”
    282

    心眼兒

    成語拼音:
    sǐ xīn yǎn ér
    成語解釋:
    固執拘泥,想不開。比喻性情固執,或者遇事想不開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心眼兒了!”
    283

    相枕藉

    成語拼音:
    sǐ xiāng zhěn jiè
    成語解釋: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亡的人非常多
    成語出處:
    《明史·李文祥等傳贊》:“抗言極論,竄嫡接踵,而來者愈多;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284

    于非命

    成語拼音:
    sǐ yú fēi mìng
    成語解釋:
    非命:橫。在意外的災禍中亡。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人有三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285

    樣活氣

    成語拼音:
    sǐ yàng huó qì
    成語解釋:
    形容沒有生氣。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寧可向潑刺的妓女立正,卻不愿意和樣活氣的文人打棚。”
    286

    亦瞑目

    成語拼音:
    sǐ yì míng mù
    成語解釋:
    瞑目:閉眼。而閉眼。指后沒有什么牽掛
    成語出處:
    清·袁枚《與香亭書》:“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亦瞑目矣。”
    287

    也瞑目

    成語拼音:
    sǐ yě míng mù
    成語解釋:
    瞑目:閉眼。而閉眼。指后沒有什么牽掛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我只要到父親眼前,也瞑目。”
    288

    要面子

    成語拼音:
    sǐ yào miàn zǐ
    成語解釋: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成語出處:
    張潔《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要面子,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
    289

    要面子活受罪

    成語拼音:
    sǐ yào miàn zǐ huó shòu zuì
    成語解釋:
    指因愛面子而遭受痛苦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阿巧姐卻是有點如俗語說的‘要面子活受罪’,硬記三家出張,頗以為苦。”
    290

    有余辜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gū
    成語解釋:
    辜:罪惡。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有余辜。”
    291

    生于憂患而于安樂

    成語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成語解釋:
    憂患:患難。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于安樂而于安樂也。”
    292

    有余僇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xié
    成語解釋:
    有余辜。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世宗廢后》:“至殺無辜,如文臣李夢陽、內臣何文鼎輩所奏,真有余僇。”
    293

    有余罪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zuì
    成語解釋:
    有余辜。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平當傳》:“吾居大位,已負素餐之責矣,起受侯印,還臥而有余罪。”
    294

    有余責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zé
    成語解釋:
    有余辜。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幸得充位宰相,不能進賢退不肖,以此負國,有余責。”
    295

    有余誅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zhū
    成語解釋:
    有余辜。
    成語出處:
    宋·蘇軾《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臣等雖三尺之喙,日誦五車之書,反不如醫卜執技之流、簿書奔走之吏,其為尸素,有余誅。”
    296

    諸葛能走生仲達

    成語拼音:
    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語解釋: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人雖,余威猶在
    成語出處:
    傅専《題自書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橫卷》詩:“君不聞‘諸葛能走生仲達’,千古奇事真堪詫。”
    297

    諸葛嚇走生仲達

    成語拼音: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語解釋:
    指人雖,余威猶在。同“諸葛能走生仲達”。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故也。”
    298

    諸葛走生仲達

    成語拼音:
    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語解釋: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用人嚇唬活人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時百姓為之諺曰:‘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故也。”
    299

    中求活

    成語拼音:
    sǐ zhōng qiú huó
    成語解釋:
    中求生。
    成語出處:
    宋·王質《上皇帝書》:“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膚,中求活,法當尋出奇之計。”
    300

    中求生

    成語拼音: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語解釋:
    在極危險的境地中努力掙扎以求生路。
    成語出處:
    《后漢書·公孫述傳》:“述謂延岑曰:‘事當奈何?’岑曰:‘男兒當中求生,可坐窮乎?’”
    * 死的成語,帶死字的成語,包含死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