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正字的成語 (216個)

    141

    嚴氣

    成語拼音:
    yán qì zhèng xìng
    成語解釋:
    氣:脾氣;性:性格。性格剛直,毫不茍且。
    成語出處:
    《后漢書·孔融傳論》:“夫嚴氣性,覆折而已。”
    142

    詞嚴

    成語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
    成語解釋:
    義:道理。詞:言辭。道理當公允,嚴肅的措詞。亦作“義辭嚴”、“辭嚴義”、“辭嚴意”、“詞嚴理”、“義嚴辭”。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子玄之論,義詞嚴,圣人復起,弗能易矣。”
    143

    辭嚴

    成語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
    成語解釋:
    義:道理;辭:言辭。理由當充足;言辭嚴有力。
    成語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144

    視聽

    成語拼音:
    yǐ zhèng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為保證事實的確理解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軍進行幾場影響較大的戰斗,為輿論宣傳提供依據,以視聽。”
    145

    本澄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成語解釋:
    本清源。
    成語出處:
    《舊唐書·高祖紀》:“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本澄源,宜從沙汰。”
    146

    本清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語解釋:
    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起源上整理。指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晉書 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本清源,于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147

    本溯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sù yuán
    成語解釋:
    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成語出處:
    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本溯源。”
    148

    大不阿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bù ē
    成語解釋:
    大:光明大;阿:迎合。光明大,不循私迎合權貴
    成語出處:
    149

    點背畫

    成語拼音:
    zhèng diǎn bèi huà
    成語解釋:
    元代供狀文書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點點,書尾畫鉤,然后讓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指民間訂立文書契約,有關人看過在背面簽字畫押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楔子:“揚州奴你近前來,這紙上你與我點背畫個字者,揚州奴云:‘你著我點背畫,我又無罪過。’”
    150

    大光明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成語解釋:
    無私、胸懷坦白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則其大光明,固無宿怨,而惓惓之義,實在國家。”
    151

    大高明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āo míng
    成語解釋:
    形容為人直,學識高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學,已造乎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實耳。”
    152

    大堂皇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成語解釋:
    見“大堂煌”。
    成語出處:
    清·陳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傳旨不必謄,即命內監將草稿取上御案觀覽,但見字字龍蛇,行行珠玉,鏗鏘金石之音,大堂皇之體。”
    153

    大堂煌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成語解釋:
    亦作“大堂皇”。猶言堂堂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其名銜之大堂煌,尊榮已極,何謂名銜太新,實爾等聽聞未久,覺以為新耳。”
    154

    道坦途

    成語拼音:
    zhèng dào tǎn tú
    成語解釋:
    坦:平而寬廣。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確,前途光明的道路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總之,再不走荊棘,這邊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確犖,這邊便是道坦途。”
    155

    道直行

    成語拼音:
    zhèng dào zhí xíng
    成語解釋:
    按照道行事
    成語出處:
    156

    兒八經

    成語拼音:
    zhèng ér bā jīng
    成語解釋:
    經,嚴肅而認真
    成語出處: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我才當了四年騎兵,兒八經地參加戰斗也才十四五次。”
    157

    復為奇

    成語拼音:
    zhèng fù wéi qí
    成語解釋:
    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轉化,常可變為奇特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復為奇,善復為襖。”
    158

    法眼藏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yǎn cáng
    成語解釋:
    ①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②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成語出處:
    《景德傳燈錄·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法眼藏。”宋·朱熹《答陳同甫書》:“蓋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兩般看,此是千圣相傳法眼藏。”
    159

    法直度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zhí dù
    成語解釋:
    度:標準。嚴法律,統一標準。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
    160

    冠李下

    成語拼音:
    zhèng guàn lǐ xià
    成語解釋: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謂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正的成語,帶正字的成語,包含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