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正字的成語 (216個)

    121

    枉己

    成語拼音:
    wǎng jǐ zhèng rén
    成語解釋:
    枉:彎曲,不:糾。自己立腳不,卻要去糾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人者也,況辱已以天下者乎?”
    122

    危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zhèng sè
    成語解釋:
    剛直的言論和嚴的態度。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色,抗議直辭,趙湯矍而不回。”
    123

    邪不敵

    成語拼音:
    xié bù dí zhèng
    成語解釋:
    猶言邪不犯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莊攈松》:“邪不敵,理固然也。”
    124

    邪不伐

    成語拼音:
    xié bù fá zhèng
    成語解釋:
    見“邪不犯”。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巫列》:“夫妖不勝德,邪不伐,天之經也。”
    125

    邪不犯

    成語拼音:
    xié bù fàn zhèng
    成語解釋:
    亦作“邪不伐”。謂邪妖之法不能壓倒剛之氣。
    成語出處:
    唐·劉束《隋唐嘉話》中卷:“臣聞邪不犯,若使咒臣,必不得行。”
    126

    邪不干

    成語拼音:
    xié bù gān zhèng
    成語解釋:
    邪惡的壓不倒派剛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王讜《唐語林 方》:“臣聞邪不干,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127

    邪不勝

    成語拼音:
    xié bù shèng zhèng
    成語解釋:
    猶言邪不犯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34回:“自古道‘邪不勝’。吾仗天威討誅反賊,有何懼哉!”
    128

    邪不壓

    成語拼音:
    xié bù yā zhèng
    成語解釋:
    當的、不派的壓不倒當的、派的事物。
    成語出處:
    曹禺《我對戲劇創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壓嘛,最后是面人物得到了勝利!”
    129

    心地

    成語拼音:
    xīn dì zhèng zhí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30

    閑話休題,書歸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題:通“提”,提說。指不要緊的話不必說了,還是回到題上來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阿Q傳》:“便從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閑話休題,書歸傳’這一句套話里,取出‘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
    131

    閑話休提,書歸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提:提說。指不要緊的話不必說了,還是回到題上來
    成語出處:
    王朝聞《論鳳姐》第16章:“閑話休提,書歸傳;看來襲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過。”
    132

    賢良方

    成語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語解釋: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成語出處: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133

    心術不

    成語拼音:
    xīn shù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派。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宮曰:‘汝心術不,我故棄汝!’”
    134

    降邪從

    成語拼音: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成語解釋:
    降:降服;從:歸從。降伏妖邪,使之改邪歸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4回:“望爺爺與我們雪恨消災,早進城降邪從也。”
    135

    成語拼音:
    xīn zhèng bǐ zhèng
    成語解釋:
    書法的優劣與人品有關,心寫的字也端
    成語出處:
    《舊唐書·柳公權傳》:“用筆在心,心則筆。”
    136

    胸中,眸子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
    成語解釋: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純,眼睛明亮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眸子瞭焉;胸中不,則眸子眊焉。”
    137

    一本

    成語拼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語解釋:
    經:莊重;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138

    一板

    成語拼音:
    yī bǎn zhèng jīng
    成語解釋:
    經:莊重。形容態度很莊重,很規矩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139

    言歸

    成語拼音: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歸:回到;傳:本題或題。原為舊時小說常用的套語;把話回到題上來。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和尚一看不對頭,趕緊言歸傳,預備說完了好告辭。”
    140

    驗明

    成語拼音:
    yàn míng zhèng shēn
    成語解釋:
    驗清楚確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頂替者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只要‘驗明身’,不是冒充,他們陳家族長來不來,倒也不生關系。”
    * 正的成語,帶正字的成語,包含正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