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極字的成語 (137個)

    101

    窮兇

    成語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bào
    成語解釋:
    窮:。形容端殘暴兇惡
    成語出處:
    宋·陸游《上殿札子》:“故自金虜猖獗以來,靖康、建炎之間,窮兇暴,則有紹興之和。”
    102

    窮兇

    成語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bèi
    成語解釋:
    悖:違反。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成語出處:
    《宋書·少帝紀》:“義符長嗣,屬當天位,不謂窮兇悖,一至于此。”
    103

    窮兇

    成語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nüè
    成語解釋:
    窮:;虐:殘暴。形容端殘暴兇惡
    成語出處:
    南朝·宋·宋文帝《誅徐羨之等詔》:“窮兇虐,荼酷備加。”
    104

    窮兇

    成語拼音:
    qióng xiōng jí nì
    成語解釋:
    逆:違背。做事兇殘不合禮法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兇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
    105

    窮形

    成語拼音:
    qióng xíng jí xiàng
    成語解釋:
    窮:盡,;相:象。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1回:“破資財窮形相,感知己瀝膽披肝。”
    106

    窮形

    成語拼音:
    qióng xíng jí zhuàng
    成語解釋:
    窮:盡,。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指丑態畢露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2回:“若是將這些牙酸肉麻的情況,寫的窮形狀,未免蹈小說家的窠臼。”
    107

    窮幽

    成語拼音:
    qióng yōu jí wēi
    成語解釋:
    比喻深入探求玄奧的學問。亦作“窮纖入微”。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02卷:“窮幽微,至纖無際。”
    108

    奇冤

    成語拼音:
    qí yuān jí wǎng
    成語解釋:
    奇:罕見的。罕見的冤屈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枉了。’”
    109

    計生

    成語拼音:
    rén jí jì shēng
    成語解釋:
    謂人到絕境就會產生計謀。
    成語出處:
    《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那人急了,正好沒出豁,卻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頭,正在手邊,也是人計生,被他綽起,一斧正中劉官人面門。”
    110

    深根寧

    成語拼音:
    shēn gēn níng jí
    成語解釋:
    ①謂深藏靜處。②根柢牢固。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繕性》:“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111

    四荒八

    成語拼音:
    sì huāng bā jí
    成語解釋:
    四面八方偏遠之地。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八駿圖》詩:“四荒八蹋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112

    必衰

    成語拼音:
    shèng jí bì shuāi
    成語解釋:
    興盛到了點就會衰敗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0回:“盛必衰,理所必至。”
    113

    一時

    成語拼音:
    shèng jí yī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一時特別興盛或流行。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紀曉嵐曰:‘聊齋盛一時。’”
    114

    深思

    成語拼音:
    shēn sī jí lǜ
    成語解釋:
    慮:思考。謀劃周密,考慮長遠。指計劃周到,具有遠見
    成語出處:
    《鄒智傳》:“愿陛下以宰相為股肱,以諫官為耳目,以正人君子為腹心,深思慮,定宗社長久之計,則大綱正矣。”
    115

    痛毀

    成語拼音:
    tòng huǐ jí dǐ
    成語解釋:
    痛:盡情;詆:毀謗,誣蔑。指盡力揭發暴露或力毀謗辱罵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詆,使無所容。”
    116

    而否

    成語拼音:
    tài jí ér pǐ
    成語解釋:
    好的到了點,壞的就來了。
    成語出處:
    唐 劉禹錫《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帳下生變聞,泰而否,當歌而哭。”
    117

    生否

    成語拼音:
    tài jí shēng pǐ
    成語解釋: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兇。指事物發展到端,就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好事會變成壞事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1回:“泰生否,樂盛成悲,今被妖邪捕獲。”
    118

    泰來否

    成語拼音:
    tai lái fǒu jí
    成語解釋: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壞卦。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好事來到是由于壞事已至終,壞事變為好事。亦作“否去泰來”、“否泰至”、“泰來否往”、“否泰來”。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遣懷》詩:“樂往轉化,泰來猶否。”
    119

    必反

    成語拼音:
    wù jí bì fǎn
    成語解釋:
    :盡頭;反:轉向反面。指事物發展到端;必定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近思錄》引宋 程頤曰:“如《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無不斷續,陽已復生,物必返,其理須如此。”
    120

    必返

    成語拼音:
    wù jí bì fǎn
    成語解釋:
    見“物必反”。
    成語出處:
    宋·朱熹《近思錄·道體》:“《復卦》言七日來復,其間之不斷續,陽已復生,物必返,其理須如是。”
    * 極的成語,帶極字的成語,包含極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