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來字的成語 (273個)

    141

    眼去

    成語拼音:
    méi lái yǎn qù
    成語解釋:
    形容以眉目傳情。多用于男女情愛。也比喻壞人之間勾勾搭搭。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滿江紅 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眼去,水光山色。”
    142

    語去

    成語拼音:
    méi lái yǔ qù
    成語解釋:
    用眉目傳情,用話語暗示。形容用眉眼傳情。多指男女間不正當地勾搭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南柯記·決婿》:“天竺見他,順稍兒到講臺,眉語去情兒在。”
    143

    朝去

    成語拼音:
    mù lái zhāo qù
    成語解釋:
    暮:傍晚;朝:早晨。清晨過去黃昏臨。形容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中國體育報》:“少年國足們到巴西訓練,暮朝去,寒暑往,兩個年頭過去了。”
    144

    慕名而

    成語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指仰慕名聲而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紛紛慕名而,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145

    暮去朝

    成語拼音:
    mù qù cháo lái
    成語解釋:
    黃昏過去,清晨又到。謂歲月流逝。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顏色故。”
    146

    眉頭一蹙,計上心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個計策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四卷:“那尼姑眉頭一蹙,計上心道:‘前日壞腹,至今未好,借解一解。’”
    147

    眉頭一皺,計上心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韓厥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一皺,計上心!”
    148

    眉頭一縱,計上心

    成語拼音: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成語解釋: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個計策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頭一縱,計上心。”
    149

    北去

    成語拼音:
    nán lái běi qù
    成語解釋:
    泛指往往
    成語出處:
    元·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這里是大道官塘,怎沒個行人南北去。”
    150

    北往

    成語拼音:
    nán lái běi wǎng
    成語解釋:
    有的從南往北,有的從北往南。也泛指往往。
    成語出處:
    宋 葉適《修路疏》:“南北往,何憂帶水拖泥;朝去暮,不到撞頭磕腦。”
    151

    順受

    成語拼音:
    nì lái shùn shòu
    成語解釋: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順受,須有通時。”
    152

    我去

    成語拼音:
    nǐ lái wǒ qù
    成語解釋:
    指親朋好友之間交往頻繁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5回:“見這李虞侯、張干辦在宋江前面指手劃腳,你我去,都有心要殺這廝,只是礙著宋江一個,不敢下手。”
    153

    我往

    成語拼音:
    nǐ lái wǒ wǎng
    成語解釋:
    相互往。多指親朋好友之間交往頻繁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43回::“胡深就把大刀抵住,你東我西,你我往,戰上五十余合。”
    154

    南去北

    成語拼音:
    nán qù běi lái
    成語解釋:
    往往
    成語出處:
    唐 杜牧《漢江》:“南去北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155

    拿下馬

    成語拼音:
    ná xià mǎ lái
    成語解釋:
    比喻將人制服。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叫我問誰去?誰不幫著你呢?誰不是襲人拿下馬的?”
    156

    否極泰

    成語拼音:
    pǐ jí tài lái
    成語解釋:
    否:壞;泰:好;順利。壞到極點;好的就了。指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期,否終則泰。”
    157

    否去泰

    成語拼音:
    pǐ qù tai lái
    成語解釋: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
    成語出處:
    前蜀·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158

    平時不燒香,急抱佛腳

    成語拼音: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時不燒香,急抱佛腳,一旦聽說要考試了,三位大臣立時著了慌。”
    159

    否往泰

    成語拼音:
    pǐ wǎng tai lái
    成語解釋:
    見“否2去泰”。
    成語出處:
    唐·林諤《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否往泰,圣作惠出。”
    160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

    成語拼音: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成語解釋: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成語出處: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者。”
    * 來的成語,帶來字的成語,包含來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