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木字的成語 (170個)

    101

    自寇

    成語拼音:
    shān mù zì kòu
    成語解釋:
    山上的樹,因長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禍。
    成語出處:
    《莊子·人世間》:“山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102

    十年樹,百年樹人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語解釋: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103

    山頹

    成語拼音:
    shān tuí mù huài
    成語解釋:
    冊:泰山;頹:倒塌;:梁。泰山倒塌,梁折斷。比喻眾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104

    石心

    成語拼音:
    shí xīn mù cháng
    成語解釋:
    石、都是硬物,形容堅定不動搖。
    成語出處:
    宋·蘇軾《謝失察妖賊表》:“布衣蔬食,或死于饑寒;石心腸,誓不忘于忠義。”
    105

    池魚林

    成語拼音:
    shi yú lín mù
    成語解釋: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成語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106

    聲振林

    成語拼音:
    shēng zhèn lín mù
    成語解釋:
    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響遏行云。”
    107

    守株緣

    成語拼音:
    shǒu zhū yuán mù
    成語解釋:
    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成語出處: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乎?”
    108

    報瓊

    成語拼音:
    tóu mù bào qióng
    成語解釋:
    《詩·衛風·瓜》:“投我以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原謂男女相愛互贈禮品。后用以指報答他人對待自己的深情厚誼。
    成語出處:
    《詩·衛風·瓜》:“投我以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109

    形骸

    成語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成語解釋: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成語出處: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形骸,不自藻飾。”
    110

    土牛

    成語拼音:
    tǔ niú mù mǎ
    成語解釋:
    泥塑的牛,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成語出處:
    《關尹子 八籌》:“知物之偽者,不必去物,譬如見土牛馬,雖情存牛馬之名,而心忘牛馬之實。”
    111

    泰山梁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liáng mù
    成語解釋:
    象泰山崩塌,梁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112

    鐵心

    成語拼音:
    tiě xīn mù cháng
    成語解釋:
    見“鐵心石腸”。
    成語出處: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三:“王介甫少時作《石榴花》……此老風味不薄,豈鐵心腸者哉。”
    113

    無根之,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沒有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之有本原。”
    114

    亡猿禍

    成語拼音:
    wáng yuán huò mù
    成語解釋: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后因以“亡猿禍”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成語出處:
    《淵鑒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歷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脫去。”
    115

    亡猿災

    成語拼音:
    wáng yuán zāi mù
    成語解釋:
    見“亡猿禍”。
    成語出處:
    清·王闿運《序》:“覆鹿遺蕉,亡猿災,非敵非寇,自傾自覆。”
    116

    無源之水,無本之

    成語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語解釋: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成語出處:
    《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之有本原。”
    117

    心非

    成語拼音:
    xīn fēi mù shí
    成語解釋:
    石:頭和石頭。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石頭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縱使石為心,猶當知感;況在生靈,安能無愧!”
    118

    行將就

    成語拼音:
    xíng jiāng jiù mù
    成語解釋: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棺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焉。請待子。”
    119

    不雕

    成語拼音:
    xiǔ mù bù diāo
    成語解釋:
    朽壞的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上進,無法成材。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朽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120

    不可雕

    成語拼音:
    xiǔ mù bù kě diāo
    成語解釋:
    腐爛的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亦作“朽難彫”。亦作“朽不雕”。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朽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 木的成語,帶木字的成語,包含木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