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木字的成語 (170個)
-
21
呆似木雞
- 成語拼音:
- dāi sì mù jī
- 成語解釋:
- 見“呆若木雞”。
- 成語出處:
-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
22
大興土木
- 成語拼音:
- dà xīng tǔ mù
- 成語解釋:
- 興:創辦、興起。大規模地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興建宮殿、住宅或園林等。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漢書 李守貞傳》:“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
23
蠹眾木折
- 成語拼音:
- dù zhòng mù zhé
- 成語解釋:
-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 成語出處:
- 《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
24
蠹眾木折,隙大墻壞
- 成語拼音:
-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 成語解釋:
- 蠹:蛀蟲;折:斷;隙:縫隙。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為害太多,必定造成災禍,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
25
誹謗之木
- 成語拼音:
- fěi bàng zhī mù
- 成語解釋:
- 誹謗:引以為諫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豎立木牌,讓人們寫上諫言。
- 成語出處:
- 《史記 孝文本紀》:“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者而來諫者。”
-
26
逢場竿木
- 成語拼音:
- féng chǎng gān mù
- 成語解釋:
- 喻偶爾湊湊熱鬧的人。語本《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成語出處:
- 語出《五燈會元·南岳讓禪師法嗣·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27
方寸之木,高于岑樓
- 成語拼音:
-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
- 成語解釋:
- 方寸:比喻小;岑:尖頂高樓。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樓的尖頂上其高度高于高樓。比喻類比不當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
28
風木含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hán b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養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
29
風木嘆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tàn
- 成語解釋:
- 風木:同“風樹”,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指喪父母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焚黃》:“早歲已形風木嘆,余生永廢《蓼莪》詩。”
-
30
風木之悲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zhī b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的悲傷。
- 成語出處:
- 明·顧大典《青衫記·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懷風木之悲;壯歲鼓盆,久虛琴瑟之樂。”
-
31
風木之思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陵寢紀》:“臣謹以山川形勝、陵宮規制,各為一圖,用備九重瞻覽,少慰風木之思。”
-
32
浮石沉木
- 成語拼音:
- fú shí chén mù
- 成語解釋:
- 見“浮石沉木”。
- 成語出處:
- 漢·陸賈《新語·辨惑》:“夫眾口之毀譽,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為曲。”
-
33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 成語出處:
- 《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
34
蜚瓦拔木
- 成語拼音:
- fēi wǎ bá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風力迅猛
- 成語出處:
-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三卷:“余鄉常有颶風,但初來聲勢頗惡,與三州不異,人家即曰:‘報起矣!’有頃則亦蜚瓦拔木,無所不至。”
-
35
故家喬木
- 成語拼音:
- gù jiā qiáo mù
- 成語解釋: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36
古木參天
- 成語拼音:
- gǔ mù cān tiān
- 成語解釋:
- 參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樹木枝茂葉繁異常高大。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61回:“但見碧峰疊翠,古木參天,千紅萬紫,遍滿幽谷。”
-
37
槁木死灰
- 成語拼音:
- gǎo mù sǐ huī
- 成語解釋:
- 干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冷漠無情。槁:干枯。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38
剛毅木訥
- 成語拼音:
- gāng yì mù nè
- 成語解釋:
- 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剛毅木訥,近仁。”
-
39
畫地刻木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kè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進監獄,受審訊。
- 成語出處:
- 《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
40
寒木春華
- 成語拼音:
- hán mù chūn huá
- 成語解釋: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
* 木的成語,帶木字的成語,包含木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