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461

    錢買馬,沒錢置鞍

    成語拼音:
    yǒu qián mǎi mǎ,méi qián zhì ān
    成語解釋:
    錢買一匹馬,卻沒錢添置馬鞍。比喻用錢不當,花得起大錢,卻花不起必要的小錢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1回:“你看這‘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么!本兒開鋪子,倒沒廚柜了。”
    462

    錢能使鬼推磨

    成語拼音:
    yǒu qián néng shǐ guǐ tuī mò
    成語解釋:
    俗語。舊時形容金錢萬能。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正是‘官無三日緊’,又道是錢能使鬼推磨。”
    463

    錢使得鬼推磨

    成語拼音:
    yǒu qián shǐ dé guǐ tuī mò
    成語解釋:
    推磨:指辛苦勞累的工作。形容金錢萬能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常言道:‘錢使得鬼推磨。’我們不少的是銀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
    464

    求斯應

    成語拼音:
    yǒu qiú sī yìng
    成語解釋:
    斯:則;應:應答,承諾。只要人請求幫助就答應
    成語出處:
    《唐睿宗太極元年登黃地祗于方丘樂章·林鐘商》:“求斯應,無德不親,降靈醉止,休征萬人。”
    465

    去無回

    成語拼音:
    yǒu qù wú huí
    成語解釋:
    出去的,沒回來的
    成語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去無回了!”
    466

    氣無力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lì
    成語解釋:
    氣:氣息;聲音;力:力氣;精神。形容氣力衰弱;精神疲憊;時形容做事沒勁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氣無力哩。”
    467

    屈無伸

    成語拼音:
    yǒu qū wú shēn
    成語解釋: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無法伸訴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當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屈無伸。”
    468

    氣無煙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無米下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余,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氣無煙,成什么模樣!”
    469

    成語拼音:
    yǒu qián yǒu shì
    成語解釋:
    錢財,又勢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廝,勢。”
    470

    成語拼音:
    yǒu quán yǒu shì
    成語解釋:
    勢:地位和權力。既權力,又地位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471

    成語拼音:
    yǒu qíng yǒu yì
    成語解釋:
    對人深厚感情和情義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后來細細訪問,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個義的好人。”
    472

    一人

    成語拼音:
    yī rén yǒu qìng
    成語解釋:
    常用為歌頌帝王德政之詞。
    成語出處:
    《尚書·呂刑》:“一人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
    473

    游刃

    成語拼音:
    yóu rèn yǒu yú
    成語解釋:
    刃:刀口;刀鋒;游刃:運轉刀刃;余:余地。比喻經驗豐富;做事熟練;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余地矣。”
    474

    所不為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
    成語出處: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當理而后進,審勢而后動,所不為,為無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無敵于天下。”
    475

    所不為,而后可以

    成語拼音: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干。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所作為。指要獲得成功,必須所舍棄,所選擇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人不為也,而后可以為。”
    476

    傷風化

    成語拼音:
    yǒu shāng fēng huà
    成語解釋:
    指對社會風俗、教育不好影響的言行(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你道做了傷風化,誰就你那燕爾新婚。”
    477

    生力量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lì liàng
    成語解釋:
    ①原指軍隊中的兵員和馬匹。亦泛指戰斗力的部隊。②指充滿活力的力量。
    成語出處:
    毛澤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原則,以殲滅敵軍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
    478

    聲沒氣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méi qì
    成語解釋:
    見“聲無氣”。
    成語出處:
    茅盾《林家鋪子》六:“林先生嘆了一口氣,過了一會兒,方才聲沒氣地說道:‘讓我死在那邊就是了……’”
    479

    所恃而不恐

    成語拼音:
    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成語解釋:
    恃:倚仗;恐:害怕。因為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成語出處: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區域的堅實基礎,以備白色恐怖到來時所恃而不恐。”
    480

    死無二

    成語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表示意志堅定,雖死不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死無二。”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