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字的成語 (621個)
-
421
有加無已
- 成語拼音:
- yǒu jiā wú yǐ
- 成語解釋:
- 已;停止。只有不斷增加;沒有停止。形容事物向著某個方向不斷發展加深。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復杜伯高書》:“然而左右獨以為不然,時以書相勞問,意有加而無已。”
-
422
有腳陽春
- 成語拼音:
- yǒu jiǎo yáng chūn
- 成語解釋:
- 承春:指春天。舊時稱贊好官的話。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
423
有口皆碑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jiē bēi
- 成語解釋:
- 碑:記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記載功德的碑石。形容為人們普遍稱頌。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寶峰文禪師法嗣 太平安禪師》:“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424
有口難辯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biàn
- 成語解釋:
-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
425
有口難分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fēn
- 成語解釋:
- 分:分辯。有嘴難分辯。形容難分辯清楚。
- 成語出處:
-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動不動棍棒臨身。直著我有口難分,進退無門。”
-
426
有口難開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kāi
- 成語解釋:
- 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
-
427
有口難言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yán
- 成語解釋:
- 言:說。有嘴不能把話說出來。指由于某種原因只能把話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
428
有口難張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nán zhāng
- 成語解釋:
- 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 成語出處:
-
429
有口無心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wú xīn
- 成語解釋:
- 嘴里有啥說啥;心里卻沒有什么。
- 成語出處:
- 明 于謙《擬吳儂曲》:“憶郎直憶到如今,誰料思深戀亦深;刻木為雞啼不得,原來有口卻無心。”
-
430
有口無行
- 成語拼音:
- yǒu kǒu wú xíng
- 成語解釋:
- 有虛言而無德行。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史弼傳》:“竊聞勃海王悝……外聚剽輕不逞之徒,內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群居,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臣。”
-
431
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 成語拼音:
- yǒu le cún xiào,bù xiǎn yàn zhāng
- 成語解釋:
- 存孝:五代李克用的養子;彥章:五代朱溫的部將。有了李存孝,就顯不出王彥章。比喻一個有突出才華的人,壓倒了另一個才華稍次一點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9回:“再要掛搭上他,可說‘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
432
有利可圖
- 成語拼音:
- yǒu lì kě tú
- 成語解釋:
- 圖:謀取。有利益可謀求。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圖,可否即允照辦。”
-
433
有例可援
- 成語拼音:
- yǒu lì kě yuán
- 成語解釋:
- 有成例可以援引。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書》:“惟生傳則自古有之,如韓昌黎之于何蕃,司馬溫公子之于范鎮,有例可援。”
-
434
有來無回
- 成語拼音:
- yǒu lái wú huí
- 成語解釋:
- 只要來了,就回不去。謂徹底被消滅。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三:“有這玩藝兒,慢說他‘種殃軍’,他洋爸爸鬼子來,也給他有來無回。”
-
435
有兩下子
- 成語拼音:
- yǒu liǎng xià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點本領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蔣介石這個角色還是有兩下子的。”
-
436
有利有弊
- 成語拼音:
- yǒu lì yǒu bì
- 成語解釋:
- 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 成語出處:
- 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世間事總是有長有短,有利有弊。”
-
437
有棱有角
- 成語拼音:
- yǒu léng yǒu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人方正。也形容臉色嚴峻。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十分強調培養有棱有角的女接班人。”
-
438
有來有往
- 成語拼音:
- yǒu lái yǒu wǎng
- 成語解釋:
- 指對等行動。所指因文而異。
- 成語出處:
- 陶行知《怎樣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虛心的請教他,他也會虛心的請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
-
439
有勞有逸
- 成語拼音:
- yǒu láo yǒu yì
- 成語解釋:
- 逸:安閑,逸樂。有勞動的時候,也有安逸的時候。指工作與休息安排得合適恰當
- 成語出處:
- 唐·歐陽詹《魯山令李胄宴僚吏序》:“歌發其所自和,舞發其所自樂,窮八荒,竭千鐘,強發揚,課絲竹,則有勞有逸,豈合歡之意歟!”
-
440
有理走遍天下
- 成語拼音:
- 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苦斗》:“他慣用的口頭禪是:‘有理走遍天下!’”
* 有的成語,帶有字的成語,包含有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