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易字的成語 (144個)

    101

    顯而

    成語拼音:
    xiǎn ér yì jiàn
    成語解釋:
    顯:明顯。很明顯;極容看清。
    成語出處:
    宋 王安石《洪范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諸天物之顯而見,且可以為戒也。”
    102

    析骸

    成語拼音:
    xī hái yì zǐ
    成語解釋: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成語出處:
    《后漢書 來歙傳》:“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子之禍。”
    103

    小器

    成語拼音:
    xiǎo qì yì yíng
    成語解釋:
    盈:滿。器物小,容滿。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狹小,容自滿。
    成語出處:
    漢 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小器盈,先取沉頓。”
    104

    賢賢

    成語拼音:
    xián xián yì sè
    成語解釋:
    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 學而》:“賢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05

    知難

    成語拼音:
    xíng yì zhī nán
    成語解釋:
    孫中山的認識論命題,與古代流傳下來的“知行難”學說相對。也稱知難行
    成語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天下的事情,的確是行知難。”
    106

    以暴

    成語拼音:
    yǐ bào yì bào
    成語解釋:
    以:用;: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暴兮,不知其非矣!”
    107

    以暴

    成語拼音:
    yǐ bào yì luàn
    成語解釋:
    用殘暴者代替殘暴者。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宦者傳論》:“雖袁紹龔行,芟夷余,然以暴亂,亦何云及。”
    108

    一成不

    成語拼音:
    yī chéng bù yì
    成語解釋:
    同“一成不變”。
    成語出處:
    《明史·歷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幾符合。故不能為一成不之法也。”
    109

    一定不

    成語拼音:
    yī dìng bù yì
    成語解釋:
    :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后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今夫權衡規矩,一定而不,不為秦楚變節,不為胡越改容。”
    110

    地而處

    成語拼音:
    yì dì ér chǔ
    成語解釋:
    換一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一想。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髦《少康、漢高祖論》:“社稷幾傾,若與少康地而處,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
    111

    地皆然

    成語拼音:
    yì dì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地則皆然。”
    112

    地則皆然

    成語拼音:
    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環境,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地則皆然。”
    113

    放難收

    成語拼音:
    yì fàng nán shōu
    成語解釋:
    話說出去容,收回來就難了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放難收也。”
    114

    移風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ú
    成語解釋:
    移、:改變;俗:長期積累、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俗,天下皆寧。”
    115

    移風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ì shàng
    成語解釋:
    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同“移風俗”。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蘇平仲文集〉序》:“移風尚之機,實肇于此。”
    116

    口以食

    成語拼音:
    yì kǒu yǐ shí
    成語解釋:
    子而食。口,丁口。
    成語出處:
    《新唐書·逆臣傳上·安慶緒》:“城中棧而處,糧盡,口以食。”
    117

    如反掌

    成語拼音:
    yì rú fǎn zhǎng
    成語解釋:
    像翻轉手掌一樣;比喻做事很容
    成語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變所欲為,如反掌,安于泰山。”
    118

    如翻掌

    成語拼音:
    yì rú fān zhǎng
    成語解釋:
    見“如反掌”。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某領大勢雄兵,軍行策應,擒拿王彥章如翻掌。”
    119

    如破竹

    成語拼音:
    yì rú pò zhú
    成語解釋:
    像劈竹子那樣容。形容辦事順利,毫無阻礙。
    成語出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檄》:“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實先聲,如破竹。”
    120

    如拾芥

    成語拼音:
    yì rú shí jiè
    成語解釋:
    得如同拾芥子一樣。比喻事情極容辦成。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 夏侯勝傳》:“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進取功名如拾芥。”
    * 易的成語,帶易字的成語,包含易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