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明字的成語 (283個)

    181

    驗大效

    成語拼音:
    míng yàn dà xiào
    成語解釋:
    見“效大驗”。
    成語出處:
    宋·張琰《序》:“后十五年,無一不如公料者,至今驗大效,與始言若符節。”
    182

    月蘆花

    成語拼音:
    míng yuè lú huā
    成語解釋:
    月:光的月亮。月光中的蘆花。形容虛無縹緲的境界或杳無蹤跡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隨州大洪山報恩禪師》:“休論佛意祖意,謾謂言端語端。鐵牛放去無蹤跡,月蘆花君自看。”
    183

    月清風

    成語拼音:
    míng yuè qīng fēng
    成語解釋:
    只與清風、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成語出處:
    沈采《千金記 遇仙》:“戀功名水上鷗,俏芒鞋塵內走,怎如月清風隨地有,到頭來消受。”
    184

    月入抱

    成語拼音:
    míng yuè rù bào
    成語解釋:
    抱:懷抱。比喻美好的情景進入心懷,心胸開闊
    成語出處:
    清·繆荃孫《序》:“吾友王子佑遐,月入抱,蕙風在襟。”
    185

    月入懷

    成語拼音:
    míng yuè rù huái
    成語解釋:
    比喻人心胸開朗。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鮑照《代淮南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愿逐月入君懷。”
    186

    于治亂

    成語拼音:
    míng yú zhì luàn
    成語解釋:
    曉國家治亂的道理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彊志,于治亂,嫻于辭令。”
    187

    揚仄陋

    成語拼音:
    míng yáng zè lòu
    成語解釋:
    見“揚側陋”。
    成語出處:
    漢·曹操《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188

    爭暗斗

    成語拼音:
    míng zhēng àn dòu
    成語解釋: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189

    珠按劍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àn jiàn
    成語解釋:
    按:用手撫著。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卻手持寶劍。比喻由于誤會以敵意回報對方
    成語出處:
    清·朱之瑜《德始堂記》:“今與賢之相知也新,而又語言不能通,不當有珠按劍之舉;萬一他時復有晤期,更當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190

    珠暗投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àn tóu
    成語解釋:
    原意是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驚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191

    哲保身

    成語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語解釋:
    哲:智;通達事理。指洞察事理、聰慧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為了個人得失不堅持原則;與世無爭。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既且哲,以保其身。”
    192

    正典刑

    成語拼音: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成語解釋:
    :表;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于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成語出處:
    宋 呂頤浩《辭免赴召乞納節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當正典刑;如委實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閑退。”
    193

    知故犯

    成語拼音:
    míng zhī gù fàn
    成語解釋:
    知不對;卻故意違犯。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問:‘一切生靈具有佛性,既有佛性,為甚么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知而故犯。’”
    194

    知故問

    成語拼音:
    míng zhī gù wèn
    成語解釋:
    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成語出處:
    清 石玉困《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195

    珠生蚌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shēng b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出色的父親生出出色的兒子
    成語出處:
    《三輔決錄》:“昨日仲將來,文敏篤誠,保家之主也,不意雙珠近出老蚌。”
    196

    珠投暗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tóu àn
    成語解釋:
    見“珠暗投”。
    成語出處:
    ·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魚肉。”
    197

    燭天南

    成語拼音:
    míng zhú tiān nán
    成語解釋:
    燭: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成語出處:
    清·姚鼐《登泰山記》:“及既上,蒼山負雪,燭天南。”
    198

    珠彈雀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tán què
    成語解釋:
    用珍珠打鳥雀。比喻得到的補償不了失去的。
    成語出處:
    漢 揚雄《太玄 唐》:“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測曰:珠彈肉,費不當也。”
    199

    珠夜投

    成語拼音:
    míng zhū yè tóu
    成語解釋:
    投:拋擲,丟棄。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賞識,或好人誤入歧途。也比喻珍貴的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里
    成語出處:
    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六經》雖美,不通其義,不識其字,則如珠夜投,按劍而怒也。”
    200

    溺愛不

    成語拼音:
    nì ài bù míng
    成語解釋:
    溺愛:十分寵愛。形容對子孫或晚輩過分寵愛,看不到他們的缺點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人莫知其子之惡”朱熹注:“溺愛者不
    * 明的成語,帶明字的成語,包含明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