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
1321
質樸無華
- 成語拼音:
- zhì pǔ wú huá
- 成語解釋:
- 質樸:樸實;華:華麗,華而不實。樸實而毫不虛夸
- 成語出處:
- 林語堂《蕭伯納一席談》:“然而一見其為人,又是質樸無華的文人本色。”
-
1322
直樸無華
- 成語拼音:
- zhí pǔ wú huá
- 成語解釋:
- 華:文采。質樸而沒有文采
- 成語出處:
- 羅悴懸《文學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詞尚整飾,《書》垂《典》《誥》,尤多葉韻,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樸無華,遂稱復古也。”
-
1323
誅求無度
- 成語拼音:
- zhū qiú wú dù
- 成語解釋: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1324
誅求無時
- 成語拼音:
- zhū qiú wú shí
- 成語解釋:
- 誅求:苛求。勒索。不斷地進行勒索,沒有滿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
-
1325
誅求無厭
- 成語拼音:
- zhū qiú wú yàn
- 成語解釋:
- 指勒索、榨取;沒有滿足的時候。厭:滿足。
- 成語出處:
- 《元史 烏古孫澤傳》:“湖廣平章政事要來木貪縱淫虐,誅求無厭。”
-
1326
誅求無已
- 成語拼音:
- zhū qiú wú yǐ
- 成語解釋:
- 勒索榨取;沒有止境。(誅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 成語出處:
-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誅求無已,天下空虛,群臣畏恐,莫敢盡忠。”
-
1327
至人無己
- 成語拼音:
- zhì rén wú jǐ
- 成語解釋:
- 至人:指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適應客觀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
1328
至人無夢
- 成語拼音:
- zhì rén wú mèng
- 成語解釋:
-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無夢,夢境忽來,未必無兆。”
-
1329
至仁無親
- 成語拼音:
- zhì rén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道德高尚仁慈的人對待萬物一視同仁,無親疏之別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請問至仁?莊子曰:‘至仁無親。’”
-
1330
恣肆無忌
- 成語拼音:
- zì sì wú jì
- 成語解釋:
- 恣肆:放叢。任意妄為,無所顧忌。亦作“恣睢無忌”、“恣行無忌”。
- 成語出處:
- 《明史·桂萼傳》:“初,議禮諸臣無力詆執政者,至萼遂斥為不道,且欲不使議。其言恣肆無忌,朝士尤疾之。”
-
1331
恣睢無忌
- 成語拼音:
- zì suī wú jì
- 成語解釋:
- 形容任意作惡;毫無顧忌。恣睢:放縱;兇暴;忌:顧忌;畏懼。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
-
1332
走身無路
- 成語拼音:
- zǒu shēn wú lù
- 成語解釋:
- 無路可走。比喻身陷絕境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無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見你了。’”
-
1333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 成語拼音:
- 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 成語解釋:
- 指年輕人辦事不老練與牢靠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5回:“俗語說道,‘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像你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會冤枉人的了?”
-
1334
真實無妄
- 成語拼音:
- zhēn shí wú wàng
- 成語解釋:
- 妄:荒誕、荒謬。形容真實可靠,絕不荒謬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
-
1335
坐樹無言
- 成語拼音:
- zuò shù wú yán
- 成語解釋:
- 見“坐樹不言”。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1336
走投無計
- 成語拼音:
- zǒu tóu wú jì
- 成語解釋:
- 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似這雪呵教凍蘇秦走投無計,王子猷也曾訪戴空回。”
-
1337
走頭無路
- 成語拼音:
- zǒu tóu wú lù
- 成語解釋:
- 絕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并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
1338
走投無路
- 成語拼音:
- zǒu tóu wú lù
- 成語解釋:
- 無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
1339
知無不盡
- 成語拼音:
- zhī wú bù jìn
- 成語解釋:
- 凡是知道的沒有不盡說的。形容發表意見毫無保留
- 成語出處:
- 《魏書·李沖傳》:“沖竭忠奉上,知無不盡,出入憂勤,形于顏色。”
-
1340
戰無不克
- 成語拼音:
- zhàn wú bù kè
- 成語解釋:
- 見“戰無不勝”。
- 成語出處:
- 清·昭梿《嘯亭續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為之辟地攻城,戰無不克,數月之間招徠數郡。”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