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541

    其事

    成語拼音:
    ruò wú qí shì
    成語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巖若其事,說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縣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542

    其事

    成語拼音:
    rú wú qí shì
    成語解釋:
    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其事,不去提他了。”
    543

    暇晷

    成語拼音:
    rì wú xiá guǐ
    成語解釋:
    形容沒有一點空閑的時候。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所講的不是嫖經,便是賭局,花天酒地,鬧個不休,車水馬龍,日暇晷。”
    544

    遠慮,必有近憂

    成語拼音: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成語解釋: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人遠慮,必有近憂。’”
    545

    有千日好,花有百日紅

    成語拼音:
    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
    成語解釋:
    指人的青春短暫。比喻好景不長或友情難以持久
    成語出處:
    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想人生百歲翁,似花飛一陣風,人有千日好,花有百日紅。”
    546

    日下

    成語拼音:
    rì xià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京城人可比。比喻才能出眾。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黃香傳》:“讀所未嘗見書,謂諸王曰:‘此日下雙江夏黃童也。’”
    547

    若有若

    成語拼音:
    ruò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
    成語出處:
    明 洪應明《菜根譚 閑適》:“若有若,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548

    日月

    成語拼音:
    rì yuè wú guāng
    成語解釋:
    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所謂白日陸沉,日月光,人鬼不能見也。”
    549

    日飲

    成語拼音:
    rì yǐn wú hé
    成語解釋:
    見“日飲亡何”。
    成語出處:
    宋·蘇軾《趙既見和復次韻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飲何足袁盎。”
    550

    少安

    成語拼音:
    shǎo ān wú zào
    成語解釋:
    稍稍安靜,不要急躁。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呂醫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躁。”
    551

    死病良醫

    成語拼音:
    sǐ bìng wú liáng yī
    成語解釋:
    死病:不治之癥。比喻法挽救
    成語出處:
    《孔叢子·執節》:“以異政,所以自退也。日死病良醫。”
    552

    賞賜

    成語拼音:
    shǎng cì wú dù
    成語解釋:
    度:制度,法度。賞賜沒有法度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五行志》:“時賢以私愛居大位,賞賜度,驕嫚不敬,大失臣道,見戒不改。”
    553

    師出

    成語拼音:
    shī chū wú mí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名:名義;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上》:“兵出名,事故不成。”
    554

    事出

    成語拼音:
    shì chū wú nài
    成語解釋:
    事情出于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心下如割,卻是事出奈。”
    555

    碩大

    成語拼音:
    shuò dà wú bǐ
    成語解釋:
    見“碩大朋”。
    成語出處:
    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褲子也碩大比,褲管總在地上磨擦著。”
    556

    所當

    成語拼音:
    suǒ dāng wú dí
    成語解釋:
    猶言所向敵。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557

    碩大

    成語拼音:
    shuò dà wú péng
    成語解釋:
    碩: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來形容非常大;與倫比。
    成語出處:
    《詩經 唐風 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朋。”
    558

    掃地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ú
    成語解釋:
    同“掃地俱盡”。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天監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齊李斯甚,衣冠禮樂,掃地余。”
    559

    掃地

    成語拼音:
    sǎo dì wú yí
    成語解釋:
    見“掃地余”。
    成語出處: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地遺矣。”
    560

    死而

    成語拼音:
    sǐ ér wú huǐ
    成語解釋: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悔者,吾不與也。’”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