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無字的成語 (1371個)

    501

    清靜

    成語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語解釋:
    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成語出處:
    唐 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為,邑人以康。”
    502

    清凈

    成語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語解釋:
    道家語。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君道》:“晉平公問于師曠曰:‘人君之道如何?’對曰:‘人君之道,清凈為。’”
    503

    強將之下弱兵

    成語拼音: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語解釋:
    弱:軟弱。比喻好的領導能帶出好的部屬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強將之下弱兵。恁樣的姐姐須得恁樣的梅香姐,方為廝稱。”
    504

    其樂

    成語拼音:
    qí lè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樂;樂趣;窮:盡頭。指其中的樂趣沒有窮盡。
    成語出處:
    宋 邵雍《伊川擊壤集 君子飲酒吟》第16卷:“家給人足,時和歲豐;筋骸康健,里闬樂從;君子飲酒,其樂窮。”
    505

    群龍

    成語拼音:
    qún lóng wú shǒu
    成語解釋: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從統一行動。
    成語出處: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首,吉。”
    506

    千里

    成語拼音:
    qiān lǐ wú yān
    成語解釋:
    謂廣大地區糧盡炊斷。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衛覬傳》:“當今千里煙,遺民困苦。”
    507

    親密

    成語拼音:
    qīn mì wú jiàn
    成語解釋:
    間:縫隙。關系非常融洽、密切、沒有一點間隔。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藉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構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
    508

    闃其

    成語拼音:
    qù qí wú rén
    成語解釋: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成語出處:
    《周易 豐》:“窺其戶,闃其人。”
    509

    闃若

    成語拼音:
    qù ruò wú rén
    成語解釋:
    闃:寂靜。寂靜得像沒人一樣
    成語出處:
    孫中山《倫敦蒙難記》:“予友既抵其處,則見重門緊閉,闃若人。”
    510

    千仞

    成語拼音:
    qiān rèn wú zhī
    成語解釋:
    比喻人品正直。
    成語出處:
    《水經注·汶水》:“松樅高千仞而枝,非憂王室之柱也。”
    511

    清水大魚

    成語拼音:
    qīng shuǐ wú dà yú
    成語解釋: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備。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 東方朔傳》:“水至清則魚,人至察則徒。”
    512

    缺食

    成語拼音:
    quē shí wú yī
    成語解釋: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饑寒交迫的生活。
    成語出處:
    名氏《貧富興衰》第一折:“先主在獨樹樓桑受困危,織履編席,缺食衣,到處尋覓,挽菜挑虀。”
    513

    杞宋

    成語拼音:
    qǐ sòng wú zhēng
    成語解釋:
    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514

    前途

    成語拼音:
    qián tú wú liàng
    成語解釋:
    指一個人的前途沒有限量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鴻漸還低頭不響——‘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量。’”
    515

    古人

    成語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
    成語解釋:
    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即空前未有的。
    成語出處:
    唐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516

    古人,后來者

    成語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
    成語解釋: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負,實系前古人,后來者,竟可算得千古獨步。”
    517

    故實

    成語拼音:
    qiāng wú gù shí
    成語解釋:
    指詩文不用典故或沒有出處,也比喻沒有根據。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中卷:“'清晨登隴首',羌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史。”
    518

    忌憚

    成語拼音:
    quán wú jì dàn
    成語解釋:
    忌憚:顧忌和畏懼。一點沒有顧忌和畏懼
    成語出處:
    宋·朱熹《申尚書省狀》:“其人兇暴貪婪,全忌憚。”
    519

    人聲

    成語拼音:
    qiǎo wú rén shēng
    成語解釋:
    悄:靜。靜悄悄的,聽不到人的聲音。指非常寂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6回:“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簾垂地,悄人聲。”
    520

    人聲

    成語拼音:
    qù wú rén shēng
    成語解釋:
    謂靜寂得沒有一點人聲。
    成語出處: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僵尸鬼》:“趨至,則破屋前后二間,闃人聲。”
    * 無的成語,帶無字的成語,包含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