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斷字的成語 (219個)
-
201
一刀兩斷
- 成語拼音: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堅決斷絕一切關系。
- 成語出處:
- 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男兒大丈夫,一刀兩斷截;人面禽獸心,造作何時歇!”
-
202
雁斷魚沉
- 成語拼音:
- yàn duàn yú chén
- 成語解釋:
- 見“雁逝魚沉”。
- 成語出處:
-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雁斷魚沉,久隔音塵,此后相思兩地分。”
-
203
雨斷云銷
- 成語拼音:
- yǔ duàn yún xi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男女恩情斷絕。
- 成語出處:
- 宋·石孝友《醉落魄》詞:“歸期莫負青箋約。雨斷云銷,總是初情薄。”
-
204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成語拼音:
-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
- 成語解釋:
-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
205
應機立斷
- 成語拼音:
- yīng jī lì du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當機立斷。形容在緊要關頭處事果斷。
- 成語出處:
-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206
英明果斷
- 成語拼音:
- yīng míng guǒ duàn
- 成語解釋:
- 思想出色明智,做事果敢
- 成語出處:
-
207
遺篇斷簡
- 成語拼音:
- yí piān duàn jiǎn
- 成語解釋:
- 同“遺編斷簡”。
- 成語出處:
- 清·梅曾亮《陳碩士〈學士授經圖〉記》:“而茍其學之不足傳,與傳之不得其人,雖當時為諸儒所宗,而遺篇斷簡不可見于后世者,往往有之。”
-
208
優柔寡斷
- 成語拼音:
- yōu róu guǎ duàn
- 成語解釋:
- 優柔:遲疑不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決斷。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
209
音容凄斷
- 成語拼音:
- yīn róng qī duàn
- 成語解釋:
- 聲音凄涼、容貌愁苦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唐·戴君孚《廣異記·閻陟》:“后一日,夢女來別,音容凄斷,曰:‘已是前長史女,死殯在城東南角。’”
-
210
優柔失斷
- 成語拼音:
- yōu róu shī duàn
- 成語解釋:
- 優柔:遲疑不決;斷:決斷。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高祖紀論》:“然而優柔失斷,浸潤得行。”
-
211
優柔無斷
- 成語拼音:
- yōu róu wú duàn
- 成語解釋:
- 優柔:遲疑不決;斷:決斷。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
- 成語出處:
-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第十卷:“又云‘杳杳煙波隔千里,白頻香散東風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
-
212
源源不斷
- 成語拼音:
- yuán yuán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
213
優游不斷
- 成語拼音:
- yōu yóu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指處世遲疑,沒有決斷。
- 成語出處:
- 《漢書 元帝紀贊》:“牽制文義,優游不斷。”
-
214
言語道斷
- 成語拼音:
- yán yǔ dào duàn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家語,指意義深奧微妙,無法用言辭表達。后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纓珞經》:“言語道斷,心行所滅。”
-
215
以義斷恩
- 成語拼音:
- yǐ yì duàn ēn
- 成語解釋:
- 用大義割斷私恩。謂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毅傳》:“凡所以立品設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虛飾名譽,相為好丑。雖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門外之事,以義斷恩。”
-
216
主觀臆斷
- 成語拼音:
- zhǔ guān yì duàn
- 成語解釋:
- 臆斷:憑臆想進行判斷。不依舊客觀實際情況,只憑主觀對事物做出判斷
- 成語出處:
-
217
章決句斷
- 成語拼音:
- zhāng jué jù duàn
- 成語解釋:
- 文章正確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辭。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屈原《楚辭·天問敘》:“今則稽之舊章,合之經傳,以相發明,為了符驗,章決句斷,事事可曉,俾后學者永無疑焉。”
-
218
椎拍輐斷
- 成語拼音:
- zhuī pāi wàn duàn
- 成語解釋:
- 輐:圓。用椎使不相合的物體拍合,圓轉截斷物體而不見裂狀。指能適應事物,不露棱角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
-
219
壯士斷腕
- 成語拼音:
-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 成語解釋:
- 見“壯士解腕”。
- 成語出處:
- 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
* 斷的成語,帶斷字的成語,包含斷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