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斷字的成語 (219個)

    181

    無腸可

    成語拼音:
    wú cháng kě duàn
    成語解釋:
    比喻悲痛之極。
    成語出處:
    宋·石孝祥《愁倚闌》詞:“衰草低襯斜陽。斜陽外,水冷云黃。借使有腸也須,況無腸。”
    182

    白云

    成語拼音:
    wàng duàn bái yún
    成語解釋:
    形容想念父母。
    成語出處:
    《新唐書·狄仁杰傳》:“親在河陽,仁杰在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183

    鄉曲

    成語拼音:
    wǔ duàn xiāng qū
    成語解釋: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成語出處:
    《史記 平準書》:“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于鄉曲。”
    184

    文身

    成語拼音:
    wén shēn duàn fā
    成語解釋:
    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發,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后常用以指較落后地區的民俗。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長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發,以讓季歷。”
    185

    風箏

    成語拼音:
    xiàn duàn fēng z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如線的風箏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摑著手分開云雨,騰的似線風箏。”
    186

    后聞

    成語拼音:
    xiān duàn hòu wén
    成語解釋:
    謂先處理后奏聞。
    成語出處:
    《北史·宇文護傳》:“護第屯兵禁衛,盛于宮闕,事無巨細,皆先后聞。”
    187

    是非

    成語拼音:
    xuán du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憑空推。憑空推是與非、對與錯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呆滯,多所未甚喻,安敢懸是且非耶?”
    188

    續鳧

    成語拼音:
    xù fú duàn hè
    成語解釋: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成語出處:
    《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之則悲。”
    189

    香火不

    成語拼音:
    xiāng huǒ bù duàn
    成語解釋:
    香火:香燭,香和燈火。信神者或祭祀者點燃供奉的香燭不會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總之,無論怎樣,我一定還你個香火不的對方就是了。”
    190

    雄雞

    成語拼音:
    xióng jī duàn wěi
    成語解釋:
    尾:去尾巴。本指雄雞因怕做祭祀的犧牲而自殘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殺而自盡。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賓孟適郊,見雄雞自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
    191

    心碎腸

    成語拼音:
    xīn suì cháng duàn
    成語解釋:
    形容極度悲痛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
    192

    瞎子

    成語拼音:
    xiā zǐ duàn biǎn
    成語解釋:
    瞎子批判匾額上的字。指各說各的,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成語出處: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第二章第十節:“于是《詩》有齊、魯、韓、毛四家,而四家之說,也就像瞎子匾一樣,各是其所是。”
    193

    遺編

    成語拼音:
    yí biān duàn jiǎn
    成語解釋:
    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
    成語出處:
    宋·呂大臨《〈考古圖〉后記》:“雖遺編簡,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書殘,不復想見先王之緒余。”
    194

    一筆勾

    成語拼音:
    yī bǐ gōu duàn
    成語解釋:
    同“一筆勾消”。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吳益恭書》:“此事今已一筆勾云云。”
    195

    眼穿腸

    成語拼音:
    yǎn chuān cháng duàn
    成語解釋:
    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腸欲盼。形容盼望、相思之極。
    成語出處:
    宋·柳永《安公子》詞:“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
    196

    逸塵

    成語拼音:
    yì chén duàn yāng
    成語解釋:
    指馬奔跑時揚起塵土,掙馬鞅。形容馬跑得很快。
    成語出處:
    唐許堯佐《柳氏傳》:“[許俊]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挾之跨鞍馬,逸塵鞅,倏忽乃至。”
    197

    魚沉鴻

    成語拼音:
    yú chén hóng duàn
    成語解釋:
    同“魚沉雁杳”。
    成語出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阻隔云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198

    恩絕

    成語拼音:
    yì duàn ēn jué
    成語解釋:
    義:情誼。恩:恩情。情義、恩情一概絕。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離別,可憐是千里關山,獨自跋涉。似這般割肚牽腸,倒不如義恩絕。”
    199

    恩絕

    成語拼音:
    yì duàn ēn jué
    成語解釋:
    情義和恩情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兒的會做兒,做夜的會做爺,子父每無一個差遲,生各札的意恩絕。”
    200

    火絕

    成語拼音:
    yān duàn huǒ jué
    成語解釋:
    指人煙滅絕。
    成語出處:
    《文選·江淹〈恨賦〉》:“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火絕,閉骨泉里。”李善注:“煙火絕,喻人之死也。”
    * 斷的成語,帶斷字的成語,包含斷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