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文字的成語 (329個)

    121

    附會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fù huì
    成語解釋:
    見“深傅會”。
    成語出處:
    《明史·徐石麟傳》:“當是時,帝以威刑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附會,予重比。”
    122

    傅會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fù huì
    成語解釋:
    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陷人以罪。
    成語出處:
    《明史·仁宗紀》:“吏或深傅會,以致冤濫。”
    123

    身無分

    成語拼音:
    shēn wú fēn wé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司馬森《風雨桐江》第一章:“他現在是身無分,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
    124

    假醋

    成語拼音:
    suān wén jiǎ cù
    成語解釋:
    形容裝出一副雅有禮貌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這有什么?大凡一個人,總別酸假醋的才好。”
    125

    峻法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jùn fǎ
    成語解釋:
    猶言嚴刑峻法。
    成語出處:
    《北齊書·李維廉傳》:“顯祖嘗召見,問以治方,語及政刑寬猛,帝意深峻法,稚廉固以為非,帝意不悅。”
    126

    羅織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luó zhī
    成語解釋:
    :制定或援用法律條苛細嚴峻;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語出處:
    清·汪琬《跋序》:“此皆當國者深羅織,不足為據。”
    127

    能武

    成語拼音:
    shàn wén néng wǔ
    成語解釋:
    既有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則為那善能武人千里。”
    128

    巧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iǎo dǐ
    成語解釋:
    羅織罪名,蓄意毀謗。
    成語出處:
    《史記·汲鄭列傳》:“而刀筆吏專深巧詆,陷人于罪。”
    129

    巧劾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iǎo hé
    成語解釋:
    :制定或援用法律條苛細嚴峻;劾:揭發罪狀。以巧妙手段,羅織罪名,陷人于罪
    成語出處:
    《周書·蘇綽傳》:“今之從政者不然。深巧劾,寧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130

    曲折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qǔ shé
    成語解釋:
    歪曲地援引法律條,不露痕跡地陷人于罪。
    成語出處:
    《宦海》第六回:“他卻要賣弄自己的精明,張大自家的勢焰,深曲折的送了這個人的腦袋,方才覺得心中舒服。”
    131

    掃地

    成語拼音:
    sī wén sǎo dì
    成語解釋:
    :指化或人;掃地:完全喪失;比喻破壞無余。指化或人不受尊重或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康《兒女英雄傳》:“那位少爺話也收了;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掃地的請了個安。”
    132

    談字

    成語拼音:
    shí wén tán zì
    成語解釋:
    見“識斷字”。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孩兒也,你是個識談字的人。”
    133

    委地

    成語拼音:
    sī wén wěi dì
    成語解釋:
    :指人或儒者。指化或人不受尊重或人自甘墮落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由杜子美以來,四百余年,斯委地,章之士,隨世所能,杰出時輩,未有升子美之堂者。”
    134

    周納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à
    成語解釋: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據事實而牽強附會給人硬加罪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
    135

    周內

    成語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èi
    成語解釋: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陷人以罪。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兵部尚書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獄,必以情本倫常依法比,不為深周內。”
    136

    櫛字

    成語拼音:
    shū wén zhì zì
    成語解釋:
    謂訓釋字。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朱慎甫遺書序》:“襲為一種破碎之學,辨物析名,梳櫛字,刺經典一二字,解說或至數千萬言,繁稱雜引,游衍而不得所歸。”
    137

    俗下

    成語拼音:
    sú xià wén zì
    成語解釋:
    指為應付世事而寫的平庸的應酬章。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馮宿論書》:“時時應事作俗下字,下筆令人慚。”
    138

    喪言不

    成語拼音:
    sàng yán bù wén
    成語解釋:
    體,辭采。指居喪其間言辭要質樸
    成語出處:
    《孝經·喪親篇》:“子曰:‘孝子之喪親也……禮無容,言不。’”
    139

    上知天,下知地理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成語出處:
    《敦煌變集·伍子胥變》:“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下知地理,經武律,以立其身。”
    140

    徒陳空

    成語拼音:
    tú chén kōng wén
    成語解釋:
    陳:陳述。指只說空話,并不實行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言之非難,行之為難,故賢者處實而效功,亦非徒陳空而已。”
    * 文的成語,帶文字的成語,包含文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