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文字的成語 (329個)

    201

    身剪發

    成語拼音:
    wén shēn jiǎn fā
    成語解釋:
    見“身斷發”。
    成語出處:
    《韓詩外傳》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身剪發而后處焉。”
    202

    似其人

    成語拼音:
    wén sì qí rén
    成語解釋:
    章的風格與作者本人相似。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庸庵筆記·史料·談相》:“似其人,數公道德章之蘊,亦自有充積流露者。”
    203

    深網密

    成語拼音:
    wén shēn wǎng mì
    成語解釋:
    用法嚴刻,法網嚴密。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諫用刑書》:“刀筆之吏,寡識大方,斷獄能者,名在急刻,深網密,則共稱至公。”
    204

    通殘錦

    成語拼音:
    wén tōng cán jǐn
    成語解釋: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才從此大不如前。
    成語出處:
    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才從此大不如前。
    205

    韜武略

    成語拼音:
    wén tāo wǔ lüè
    成語解釋:
    有計謀;武有策略。指智勇雙全。韜、略:《六韜》、《三略》是古代的兵書;后來稱用兵的計謀策略叫韜略。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你便有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206

    韜武韜

    成語拼音:
    wén tāo wǔ tāo
    成語解釋:
    韜:古代兵書《六韜》,即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指武兩方面的謀略
    成語出處:
    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謀;韜武韜,奉川璜之秘訣。”
    207

    恬武嬉

    成語拼音:
    wén tián wǔ xī
    成語解釋:
    官武將都耽于安樂;不以國事為務。官;武:武將。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撰平淮西碑表》:“相臣將臣,恬武嬉,習熟見聞,以為當然。”
    208

    武差事

    成語拼音:
    wén wǔ chà shì
    成語解釋:
    喻明劫暗偷。
    成語出處:
    《冷眼觀》第12回:“倘若瞞著他,走一趟私鹽,或是打一趟武差事,輕則剜眼睛,重則廢命。”
    209

    無點易

    成語拼音:
    wén wú diǎn yì
    成語解釋:
    點:涂改;易:改動。形容作一氣呵成,不加改動
    成語出處:
    《南史·謝脁傳》:“時荊州信去倚待,脁執筆便成,無點易。”
    210

    爾雅

    成語拼音:
    wēn wén ěr yǎ
    成語解釋:
    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爾雅:雅。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爾雅,烏能作賊?’”
    211

    武兼備

    成語拼音:
    wén wǔ jiān bèi
    成語解釋:
    同時具有才和武才,武雙全。亦作“武兼濟”、“武兼全”。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武兼備,惟所施設。”
    212

    無加點

    成語拼音:
    wén wú jiā diǎn
    成語解釋:
    見“不加點”。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苑傳·禰衡》:“衡攬筆而作,無加點,辭采甚麗。”
    213

    武兼濟

    成語拼音:
    wén wǔ jiān jì
    成語解釋:
    兼:并。才與武藝兼具于一身,能能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一折:“平生正直剛強,武兼濟,喜看《春秋左傳》。”
    214

    緯武經

    成語拼音:
    wěi wǔ jīng wén
    成語解釋:
    指有有武,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成語出處:
    《晉書 六王傳贊》:“彼美齊獻,卓爾不群,自家刑國,緯武經。”
    215

    武兼資

    成語拼音:
    wén wǔ jiān zī
    成語解釋:
    兼:并。才與武藝兼具于一身,能能武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舉馬楤自代狀》:“前件官武兼資,寬猛得所,累更方鎮皆有功,若以代臣實為至當。”
    216

    弄法

    成語拼音:
    wǔ wén nòng fǎ
    成語解釋:
    舞、弄:耍弄,玩弄;:法令條;法:法律。歪曲法律條,舞弊徇私。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吏士舞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
    217

    弄墨

    成語拼音:
    wǔ wén nòng mò
    成語解釋:
    舞:弄;墨:筆。形容玩弄字技巧。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豈亦效書生,區區于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弄墨而已乎?”
    218

    武全才

    成語拼音:
    wén wǔ quán cái
    成語解釋:
    才與武功同時具備;能能武。才;武:武藝。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 和凝傳》:“和公武全才而有志氣,后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
    219

    巧詆

    成語拼音:
    wǔ wén qiǎo dǐ
    成語解釋:
    玩弄字,詆毀構陷。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所治即豪,必舞巧詆。”
    220

    巧法

    成語拼音:
    wǔ wén qiǎo fǎ
    成語解釋:
    玩弄辭,巧用法令,以達到邪惡的目的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程材》:“長大成吏,舞巧法,徇私為己,勉赴權利。”
    * 文的成語,帶文字的成語,包含文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