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指字的成語 (161個)

    121

    南攻北

    成語拼音:
    zhǐ nán gōng běi
    成語解釋:
    猶聲東擊西。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聲東擊西,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守把。”
    122

    破迷團

    成語拼音:
    zhǐ pò mí tuán
    成語解釋:
    點解說,破除疑問。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這個托字不妥,今聽姐姐之言,真是破迷團,后人受益不淺。’”
    123

    親托故

    成語拼音:
    zhǐ qīn tuō gù
    成語解釋:
    為親戚,假托故舊。謂攀附有權勢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親托故廝還,趨時附勢故相干。”
    124

    囷相贈

    成語拼音:
    zhǐ què xiāng zèng
    成語解釋:
    囷:圓形的谷倉。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囷相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125

    日成功

    成語拼音:
    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語解釋:
    謂不久即可成功。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覷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日成功。”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與我謹守堤岸,不可滲泄,日成功,共享其利。”
    126

    日而待

    成語拼音:
    zhǐ rì ér dài
    成語解釋:
    見“日可待”。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七十一回:“將來執掌昭陽,可日而待,為何夫人雙眉反蹙起來?”
    127

    日高升

    成語拼音:
    zhǐ rì gāo shēng
    成語解釋:
    見“日高升”。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文臣》:“代天巡狩,贊稱巡按;日高升,預賀官僚。”
    128

    日可待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dài
    成語解釋: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達到目的(日:可以出日期)。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可待也。”
    129

    日可俟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sì
    成語解釋:
    日:可以出的日期。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為護國大將軍。高臥山巢,公然自負,以為黃袍之加,日可俟矣。”
    130

    日可下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xià
    成語解釋:
    明日可以攻下。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故臣以為兵出沐陽,則山東日可下。”
    131

    日誓心

    成語拼音:
    zhǐ rì shì xīn
    成語解釋:
    對著太陽發誓,表明忠誠無二。
    成語出處:
    唐·李德裕《〈異域歸忠傳〉序》:“惟嗢沒斯精誠上達,天誘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龍顏之主,封章瀝懇,日誓心,不奪之誠,介如石矣。”
    132

    手點腳

    成語拼音:
    zhǐ shǒu diǎn jiǎo
    成語解釋:
    點點。形容背后點議論之狀。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彥思]走將出來時,眾人便手點腳,當一場笑話。”
    133

    手頓腳

    成語拼音:
    zhǐ shǒu dùn jiǎo
    成語解釋:
    一面著罵,一面跺著腳。形容蠻橫不講理的樣子。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三:“這時她還在那里手頓腳的撒野,張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兩步搶到她面前,厲聲問道:‘你要干什么?’”
    134

    手畫腳

    成語拼音:
    zhǐ shǒu huà jiǎo
    成語解釋:
    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只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手畫腳,信口批評。”
    135

    手劃腳

    成語拼音:
    zhǐ shǒu huà jiǎo
    成語解釋:
    用手;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揮;亂加評論責。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問起根由,毛潑皮手劃腳,剖說那事。”
    136

    事類情

    成語拼音:
    zhǐ shì lèi qíng
    成語解釋:
    謂闡述事理,譬喻情狀。
    成語出處: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然善屬書離辭,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
    137

    桑罵槐

    成語拼音:
    zhǐ sāng mà huái
    成語解釋:
    著桑樹罵槐樹。比喻表面上罵甲;實際上罵乙。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他每日那邊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138

    山賣嶺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mài lǐ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著邊際的空談
    成語出處:
    139

    山賣磨

    成語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ó
    成語解釋:
    比喻耍手段、說空話哄人。
    成語出處:
    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第一折:“出來的都關來節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山賣磨,將百姓劃地為牢。”
    140

    水盟松

    成語拼音:
    zhǐ shuǐ méng sōng
    成語解釋:
    盟:盟誓。著流水、松樹盟誓。形容情誼之深
    成語出處:
    明·陳汝元《金蓮記·詬奸》:“章相與學士,初方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機會,嘲他幾句,有何不可?”
    * 指的成語,帶指字的成語,包含指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