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指字的成語 (161個)

    101

    腹為親

    成語拼音:
    zhǐ fù wéi qīn
    成語解釋:
    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雙方家長訂立婚約
    成語出處:
    《魏書·王寶興傳》:“汝等將來所生,皆我之自出,可腹為親。”
    102

    顧間事

    成語拼音:
    zhǐ gù jiān shì
    成語解釋:
    :用手;顧:回頭看。用手一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這時奉系軍閥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顧間事了。”
    103

    顧之間

    成語拼音:
    zhǐ gù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用手;顧:回頭看。用手一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上總制書》:“顧之間,勇怯立異,呼吸之際,勝負頓殊。”
    104

    顧之際

    成語拼音:
    zhǐ gù zhī jì
    成語解釋:
    :用手;顧:回頭看。用手一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唐·李朝威《柳毅傳》:“俄見碧山出于遠波……顧之際,山與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馳來。”
    105

    古摘今

    成語拼音:
    zhǐ gǔ zhāi jīn
    成語解釋:
    摘:選取。摘古今。形容才氣縱橫,議論鋒利
    成語出處:
    清·徐麟《長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詩鳴長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古摘今,無不心折。”
    106

    揮可定

    成語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成語解釋:
    見“麾可定”。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某生長北方,聞燕人思歸之情切矣,今若舉事,揮可定。”
    107

    麾可定

    成語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成語解釋:
    謂一經調度安排,不須多久,局勢即可平定。語本《史記·陳丞相世家》:“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麾則定矣。”《漢書·陳平傳》作“天下麾即定矣”。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陳丞相世家》:“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麾則定矣。”《漢書·陳平傳》作“天下麾即定矣”。
    108

    畫口授

    成語拼音:
    zhǐ huà kǒu shòu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成語出處:
    清·查繼佐《罪惟錄·徐光啟傳》:“蓋四十年耳治目營,畫口授惟此,他無及也。”
    109

    槐罵柳

    成語拼音:
    zhǐ huái mà liǔ
    成語解釋:
    著桑樹罵槐樹。比喻表面上罵甲,實際上是罵乙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然后,槐罵柳的仍對兩位小姐發言,而目標另有所在……”
    110

    揮若定

    成語拼音:
    zhǐ huī ruò dìng
    成語解釋:
    揮調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從容不迫;很有把握。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揮若定失蕭曹。”
    111

    雞罵狗

    成語拼音:
    zhǐ jī mà gǒu
    成語解釋:
    著雞罵狗。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別雞罵狗,倒是誰白吃白喝?”
    112

    空話空

    成語拼音:
    zhǐ kōng huà kōng
    成語解釋:
    謂故弄玄虛。
    成語出處:
    元·王曄《桃花女》第四折:“非是我空話空,做這等巧神通,也只為結婚姻本待諧鸞鳳。”
    113

    鑿空鹿

    成語拼音:
    záo kōng zhǐ lù
    成語解釋:
    鑿空:憑空;鹿:鹿為馬。憑空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鹿為馬。’”
    114

    眥裂發

    成語拼音:
    zì liè fà zhǐ
    成語解釋:
    眼角裂開,頭發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瞋目視項王,頭發上,目眥盡裂。”
    115

    李推張

    成語拼音:
    zhǐ lǐ tuī zhāng
    成語解釋: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李推張之弊。”
    116

    鹿為馬

    成語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117

    鹿作馬

    成語拼音:
    zhǐ lù zuò mǎ
    成語解釋:
    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鹿為馬”。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昭曰:‘勛鹿作馬,收付廷尉。’”
    118

    名道姓

    成語拼音:
    zhǐ míng dào xìng
    成語解釋:
    出別人的名字和姓氏。
    成語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繼續名道姓地批評,毫不容情。”
    119

    佞觸邪

    成語拼音:
    zhǐ nìng chù xié
    成語解釋:
    佞:花言巧語的小人;觸:沖撞。斥奸小,抵制邪惡
    成語出處:
    唐·李世民《唐太宗敕》:“憲宦之職,在佞觸邪。”
    120

    南打北

    成語拼音:
    zhǐ nán dǎ běi
    成語解釋:
    著東方打西方,打得別人防不勝防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東打西,南打北,打了個落花流水。”
    * 指的成語,帶指字的成語,包含指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