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揚字的成語 (143個)

    101

    幡招魂

    成語拼音:
    yáng fān zhāo hún
    成語解釋:
    掛幡招回死者的靈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經被清除的的壞人再恢復活動。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1回:“設香案,鋪祭物,列燈四十九盞,幡招魂。”
    102

    掩過

    成語拼音:
    yǎn guò yáng shàn
    成語解釋:
    同“掩惡善”。
    成語出處:
    《漢書·丙吉傳》:“[丙吉]于官屬掾吏,務掩過善。”
    103

    游光

    成語拼音:
    yóu guāng yáng shēng
    成語解釋:
    流傳榮譽,播名聲。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吳中名賢表續議》:“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聲,傾動海內者矣。”
    104

    花扢藻

    成語拼音:
    yáng huā jié zǎo
    成語解釋:
    花:比喻文采;藻:辭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
    成語出處:
    清·顧景星《楝亭詩鈔》序:“鑄格煉字,花扢藻,此可以學得也。”
    105

    己露才

    成語拼音:
    yáng jǐ lù cái
    成語解釋:
    露:顯露;:表現。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
    成語出處:
    漢 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
    106

    鈴打鼓

    成語拼音:
    yáng líng dǎ gǔ
    成語解釋:
    比喻大聲張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要是一點子小事便鈴打鼓,亂折騰起來,不成道理。”
    107

    鑼搗鼓

    成語拼音:
    yáng luó dǎo gǔ
    成語解釋:
    :搖。比喻大聲張,喧嘩吵鬧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這回必然要鑼搗鼓的大鬧,所以張夫人身雖在這邊,心卻在那邊。”
    108

    厲鋪張

    成語拼音:
    yáng lì pù zhāng
    成語解釋:
    夸大渲染。
    成語出處:
    清·王韜《英但自守》:“而載筆者厲鋪張,若臨大敵,賞功之典,至再至三。”
    109

    眉抵掌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dǐ zhǎng
    成語解釋: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起眉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成語出處: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眉抵掌。”
    110

    眉奮髯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fèn rán
    成語解釋:
    髯:頰旁的胡須。眉毛起,髯須舞動。神情激動興奮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徐禧無學術而口辯,眉奮髯,足以動人主意。”
    111

    名后世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hòu shì
    成語解釋:
    名聲傳到后世
    成語出處: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112

    眉瞬目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shùn mù
    成語解釋:
    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行如奔電,驟如飛旋,眉瞬目,恐動四邊。”
    113

    眉眴目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shùn mù
    成語解釋:
    橫眉怒目。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忽然化出毒龍,口吐煙云,黑天翳日,眉眴目,震地雷鳴。”
    114

    眉吐氣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tǔ qì
    成語解釋:
    眉:起眉頭;吐氣:吐出怨氣、悶氣。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得意的神情。
    成語出處: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115

    名顯親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xiǎn qīn
    成語解釋:
    :傳;顯:顯赫;親:父母。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
    成語出處:
    《孝經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116

    名顯姓

    成語拼音:
    yáng míng xiǎn xìng
    成語解釋:
    名天下,為父母增光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赍發呵與那個薄弱書生,兀的不名顯姓,光明動朝廷。”
    117

    躍馬

    成語拼音:
    yuè mǎ yáng biān
    成語解釋:
    跳上馬背,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鞭,插箭彎弓。”
    118

    葩振藻

    成語拼音:
    yáng pā zhèn zǎo
    成語解釋:
    葩:華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寫得華麗多采。
    成語出處:
    《北史·文苑傳序》:“漢自孝武之后,雅尚斯文,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馬、王、為之杰。東京之朝,茲道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張、蔡為之雄。”
    119

    意氣飛

    成語拼音:
    yì qì fēi yáng
    成語解釋:
    猶意氣風發。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30回:“小柳兒唱得聲情激越,意氣飛。”
    120

    清激濁

    成語拼音:
    yáng qīng jī zhuó
    成語解釋:
    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好人好事。
    成語出處:
    《尸子 君治》:“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 揚的成語,帶揚字的成語,包含揚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