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成字的成語 (493個)

    101

    獨樹不

    成語拼音: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成語解釋:
    獨:單獨。一棵樹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做不大事
    成語出處:
    《古今樂錄》:“梁曲曰:獨柯不樹,獨樹不林。”
    102

    單絲不

    成語拼音:
    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語解釋:
    一根絲絞不線。比喻個人力量單薄,難把事情辦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9回:“為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線,孤掌豈能鳴。”
    103

    滴水

    成語拼音:
    dī shuǐ chéng bīng
    成語解釋:
    水滴下去就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成語出處:
    宋 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冰。”
    104

    得失

    成語拼音:
    dé shī chéng bài
    成語解釋:
    指獲得與損失、功與失敗
    成語出處:
    晉 陸機《五等諸侯論》:“得失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105

    滴水

    成語拼音:
    dī shuǐ chéng dòng
    成語解釋:
    滴:液體一點點落下;凍:凝結冰。水滴下去就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嚴冬冱寒,滴水凍。”
    106

    滴水

    成語拼音:
    dī shuǐ chéng hé
    成語解釋:
    比喻積少多。
    成語出處:
    周立波《山鄉世變》上一:“幾年過去,聚少多,滴水河,手里以有幾塊花邊了。”
    107

    點石

    成語拼音:
    diǎn shí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
    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成語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金也。”
    108

    點鐵

    成語拼音:
    diǎn tiě chéng jīn
    成語解釋: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藥將鐵(石)點化金子;現多比喻修改文章、繪畫或摘引詞句略加改動即佳作妙語。也比喻教師善于開導學生。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金也。”
    109

    旦種暮

    成語拼音:
    dàn zhòng mù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收效極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九:“旦樹椒豆,暮藿羹。心之所愿,志快意愜。”
    110

    兒女

    成語拼音:
    ér nǚ chéng háng
    成語解釋:
    可以把兒女排一個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成語出處: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行。”
    111

    化習

    成語拼音:
    fēng chéng huà xí
    成語解釋:
    習:習慣。指形風氣與習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逸民》:“紛擾日久,求競俗,或推貨賄以龍躍,或階黨援以鳳起,風化習,大道漸蕪。”
    112

    令修

    成語拼音:
    fǎ chéng lìng xiū
    成語解釋:
    修:完善。法令完善
    成語出處:
    唐·韓愈《曹王碑》:“法令修,治出張施。”
    113

    反老

    成語拼音:
    fǎn lǎo chéng tóng
    成語解釋:
    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成語出處:
    《舊唐書·王守澄傳》:“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復能反老童。”
    114

    泛濫

    成語拼音:
    fàn làn chéng zāi
    成語解釋:
    泛濫:江河湖泊的水四處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橫流;造災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處傳播;為禍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
    115

    反目

    成語拼音:
    fǎn mù chéng chóu
    成語解釋:
    反目:翻轉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為仇人;指夫妻不和鬧得很僵;以致互相為仇人。也指其他原來關系非常親密;相處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對立。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甚致憐新棄舊,反目仇,多著呢?”
    116

    發名

    成語拼音:
    fā míng chéng yè
    成語解釋:
    發:顯現。發揚名聲,就事業
    成語出處: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一抵京師就明經試,退曰:‘此不足發名業。’”
    117

    斐然

    成語拼音:
    fěi rán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非常有文采;出口便章。斐然:有文采的樣子。也用以形容才干或聲名顯耀。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章,不知所以裁之。”
    118

    福壽天

    成語拼音:
    fú shòu tiān chéng
    成語解釋:
    就。人的福運及壽命是由上天注定的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嚴嵩慶壽》:“可見老爺福壽天,故壽燭中亦顯此祥瑞。”
    119

    負土

    成語拼音:
    fù tǔ chéng fén
    成語解釋:
    背土筑墳。古代認為是一種孝義的行為。
    成語出處:
    《后漢書·醒榮傳》:“會朱普卒,榮奔喪九江,負土墳。”
    120

    放下屠刀,立便

    成語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語解釋: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就能變好人
    成語出處: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佛。”
    * 成的成語,帶成字的成語,包含成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