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情字的成語 (338個)

    301

    理性

    成語拼音:
    yí qíng lǐ xìng
    成語解釋:
    陶冶性
    成語出處:
    漢·徐幹《中論·治學》:“學也者,所以疏神達思,怡理性,圣人之上務也。”
    302

    遣意

    成語拼音:
    yí qíng qiǎn yì
    成語解釋:
    變易志,消遣煩悶。
    成語出處:
    嚴復《救亡決論》:“若夫詞章一道,本無經濟殊科,詞章不妨放達,故雖極蜃樓海市,惝恍迷離,皆足以移遣意。”
    303

    體物

    成語拼音:
    yuán qíng tǐ wù
    成語解釋:
    緣:因;體:描寫。抒發感,描寫事物。
    成語出處:
    晉·陸機《文賦》:“詩緣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304

    于景

    成語拼音:
    yù qíng yú jǐng
    成語解釋:
    在景色的描寫中寄托感。
    成語出處:
    《山水田園詩傳·前言》:“進入寫景入、寓于景的藝術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
    305

    悅性

    成語拼音:
    yí qíng yuè xìng
    成語解釋:
    分外愉快歡暢。怡;悅;愉快;高興。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于這怡悅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306

    養性

    成語拼音:
    yí qíng yǎng xìng
    成語解釋:
    怡養性
    成語出處:
    茅盾《如何欣賞文藝作品》:“他們那時侯,把一部用文言寫的詩、詞、賦、曲、傳奇、小說,乃至野史、筆記,視為‘雜覽’,士大夫博習經史以后,不妨也閱讀一番,為的可以‘怡養性’,‘殫見洽聞’。”
    307

    有義

    成語拼音:
    yǒu qíng yǒu yì
    成語解釋:
    對人有深厚感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后來細細訪問,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個有有義的好人。”
    308

    雨意

    成語拼音:
    yún qíng yǔ yì
    成語解釋:
    ①云和雨的狀態。②指男女歡會之
    成語出處:
    宋·袁去華《浣溪沙》詞:“一夕高唐夢里狂,云雨意兩茫茫。袖間依約去年香。”
    309

    意惹

    成語拼音:
    yì rě qíng qiān
    成語解釋: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感上的纏綿牽掛。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牽。”
    310

    魚水

    成語拼音:
    yú shuǐ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像魚和水那樣親密無間的深厚感
    成語出處:
    311

    魚水之

    成語拼音:
    yú shuǐ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像魚和水那樣親密無間的深厚感
    成語出處:
    明·趙弼《蓬萊先生傳》:“魚水之,極其娛樂。”
    312

    一往

    成語拼音:
    yī wǎng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對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十分向往而不能克制。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
    313

    一相

    成語拼音:
    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語解釋:
    只憑單方面的愿望;不考慮對方是否愿意或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成語出處:
    金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晏殊以為柳勝韓,李淑又謂劉勝柳,所謂‘一廂愿’。”
    314

    一廂

    成語拼音:
    yī xiāng qíng yuàn
    成語解釋:
    指單方面的愿望或不考慮客觀實際況的主觀意愿。同“一相愿”。
    成語出處: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有人說:‘你這一廂愿,石敢同意去嗎?’”
    315

    語重

    成語拼音:
    yǔ zhòng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猶言語重心長。
    成語出處:
    嚴復《以〈漁洋精華錄〉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忽蒙佳什譽過庭,語重深誰敢荷?”
    316

    紙短

    成語拼音:
    zhǐ duǎn qíng cháng
    成語解釋:
    簡短的信紙無法寫完深長的意。形容意深長。
    成語出處:
    徐枕亞《玉梨魂》第八章:“言盡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蘭兩種,割愛相贈,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為養心之一助焉。臨穎神馳,書不成字,紙短長,伏惟珍重。”
    317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

    成語拼音: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tú yǒu xiàn yú qíng
    成語解釋: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成語出處: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
    318

    佇結之

    成語拼音:
    zhù jié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佇:貯積。積于內心的思念之。形容思念之極為深切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穆帝永和七年》:“愿單出一相見,以寫佇結之。”
    319

    轉面無

    成語拼音:
    zhuǎn miàn wú qíng
    成語解釋:
    翻臉不認人
    成語出處:
    320

    不報

    成語拼音:
    zhī qíng bù bào
    成語解釋:
    知道況而不報告,特指沒有犯罪的人主動地或被動地對當局隱匿別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為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知不報者,與壞人同罪。”
    * 情的成語,帶情字的成語,包含情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