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惡字的成語 (229個)

    161

    痛絕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成語解釋:
    深:很;十分;:厭;痛:痛恨;絕:極點。指對某人或對某事物極端厭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而痛絕之也。”
    162

    善有善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語解釋:
    謂行善和作到頭來都有報應。
    成語出處:
    《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報。’”
    163

    共濟

    成語拼音:
    tóng è gòng jì
    成語解釋:
    見“同相濟”。
    成語出處: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護,同共濟。”
    164

    翦暴

    成語拼音:
    tǎo è jiǎn bào
    成語解釋:
    征討和剪除兇殘暴的勢力。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夫討翦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歸。”
    165

    剪暴

    成語拼音:
    tǎo è jiǎn bào
    成語解釋:
    討:征伐;剪:斬斷。征伐和鏟除兇殘暴的勢力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權傳》:“夫討剪暴必聲其罪,宜先分裂,奪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歸。”
    166

    相黨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dǎng
    成語解釋:
    共為者相結為黨。
    成語出處: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唐·孔穎疏:“言其同相黨,共行虐政也。”
    167

    相濟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共同作的人;濟:助。壞人互相勾結,共同作
    成語出處:
    漢 潘勗《冊魏公九錫文》:“馬超、成宜,同相濟。”
    168

    相救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jiù
    成語解釋:
    形容互相勾結,共同作
    成語出處:
    《晉書·呂光載記》:“晃、穆共相唇齒,寧又同相救,東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169

    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壞人與壞人相互勾結。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十三年》:“同相求,如市賈焉,何難?”
    170

    相恤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xù
    成語解釋:
    見“同相助”。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簡書,同相恤之謂也。”
    171

    相助

    成語拼音:
    tóng è xiāng zhù
    成語解釋:
    亦作“同相恤”。謂對共同憎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同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
    172

    貪生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è sǐ
    成語解釋:
    見“貪生畏死”。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情莫不貪生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173

    痛深

    成語拼音:
    tòng shēn wù jué
    成語解釋:
    極端痛恨、厭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絕了大哥,因為大哥竟敢公然與冠家為敵,幫著錢默吟和金三爺到冠家叫鬧,打架。”
    174

    不去善

    成語拼音:
    wù bù qù shàn
    成語解釋:
    不因為厭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不去善,義之經也。”
    175

    不悛

    成語拼音:
    wéi è bù quān
    成語解釋:
    堅持作,不肯悔改。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賈后為不悛。”
    176

    不為

    成語拼音:
    wú è bù wéi
    成語解釋:
    見“無不作”。
    成語出處:
    《隋書·楊秀傳》:“嫉妒于弟,無不為,無孔懷之情也。”
    177

    不作

    成語拼音:
    wú è bù zuò
    成語解釋:
    :壞事。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指干盡了壞事。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作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不作。”
    178

    不造

    成語拼音:
    wú è bù zào
    成語解釋:
    見“無不作”。
    成語出處:
    《百喻經·詐言馬死喻》:“然殺眾生,加諸楚毒,妄自稱善,無不造,如彼愚人。”
    179

    為非作

    成語拼音:
    wéi fēi zuò è
    成語解釋:
    見“為非作歹”。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為非作之人,前來擾亂我的公事,對也不對?”
    180

    文奸濟

    成語拼音:
    wén jiān jì è
    成語解釋:
    掩飾奸詐,助長行。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論語辨惑》:“蓋其心術不謹,趨向一差,則要利盜名,文奸濟,皆學之力也。”
    * 惡的成語,帶惡字的成語,包含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