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惡字的成語 (229個)

    181

    居下流

    成語拼音:
    wù jū xià liú
    成語解釋:
    :討厭,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為卑下的地位。憎恨處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現也指不甘居下游。
    成語出處:
    《論語·子張》:“是以君子居下流,天下之皆歸焉。”
    182

    濕居下

    成語拼音:
    wù shī jū xià
    成語解釋:
    潮濕卻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愿望相違背。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今辱而居不仁,是猶濕而居下住。”
    183

    畏影

    成語拼音:
    wèi yǐng è jì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人愚蠢,不明事理。
    成語出處:
    《莊子·漁父》:“人有畏影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184

    勿以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成語拼音: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成語解釋:
    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成語出處:
    《諸葛亮集》:“勿以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185

    紫奪朱

    成語拼音:
    wù zǐ duó zhū
    成語解釋:
    紫:古人認為紫是雜色;奪:亂;朱:大紅色,古人認為紅是正色。原指厭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紫之奪朱也;鄭聲之亂雅樂也;利口之覆邦家者。”
    186

    醉強酒

    成語拼音:
    wù zuì qiǎng jiǔ
    成語解釋: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今死亡而樂不仁,是猶醉而強酒。”
    187

    嫌好道

    成語拼音:
    xián hǎo dào è
    成語解釋:
    見“嫌好道歉”。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歡養幾匹馬,他就嫌好道的,說著蹋了他的院子。”
    188

    虛美隱

    成語拼音:
    xū měi yǐn è
    成語解釋:
    虛:空;隱:隱蔽。用憑空的贊美來掩蓋其過錯
    成語出處:
    《舊唐書·許敬宗傳》:“敬宗又納其寶貨,稱孝泰頻破賊,斬獲數萬,漢將驍健者,唯蘇定方與龐孝素耳,曹繼權、劉伯英皆出其下。虛美隱如此。”
    189

    兇年

    成語拼音:
    xiōng nián è suì
    成語解釋:
    兇年:年成很壞。指饑荒的年頭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兇年歲,則行貨物,流有余而調不足也。”
    190

    釁稔

    成語拼音:
    xìn rěn è yíng
    成語解釋:
    猶言罪大極。
    成語出處:
    191

    兇神

    成語拼音:
    xiōng shén è shà
    成語解釋:
    原指兇的神。后來指兇的壞人。煞:迷信說法中的兇神。
    成語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兇神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192

    欣生

    成語拼音:
    xīn shēng wù sǐ
    成語解釋:
    欣:喜悅;:憎恨,討厭。貪生怕死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8卷:“元始天尊告諸四眾:一切眾生,貪著有功,欣生死。”
    193

    之心,人皆有之

    成語拼音: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成語解釋:
    羞:羞愧;:恥。羞恥的心情,人人都會有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94

    妍蚩好

    成語拼音:
    yán chī hǎo è
    成語解釋:
    妍:美麗。蚩:通“媸”,丑陋,丑。美麗、丑陋、好與壞。原指寫作的得失。
    成語出處:
    晉·陸機《文賦序》:“夫其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可得而言。”
    195

    成語拼音:
    yǐ è bào è
    成語解釋:
    行去回報別人的行。
    成語出處:
    《榖梁傳·僖公二十三年》:“伐國不言圍邑。此言圍邑,何也?不正其以也。”范寧注:“前十八年。宋伐齊之喪,是也;今齊乘勝而報,是以也。”
    196

    大憝

    成語拼音:
    yuán è dà duì
    成語解釋:
    :首;憝:奸。原指大為人所憎。后指元兇魁首。
    成語出處:
    《尚書·康誥》:“王曰:‘封,元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漢書·陳蕃傳》:“元大奸,莫此之甚。”
    197

    大奸

    成語拼音:
    yuán è dà jiān
    成語解釋:
    見“元大憝”
    成語出處:
    《后漢書·陳蕃傳》:“元大奸,莫此之甚。”
    198

    未梟

    成語拼音:
    yuán è wèi xiāo
    成語解釋:
    :首;梟:懸頭示眾。指首沒有受到懲治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方今天下騷擾。元未梟。”
    199

    揚美

    成語拼音:
    yǎn è yáng měi
    成語解釋:
    見“掩揚善”。
    成語出處:
    《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贊》:“丹之輔道副主,掩揚美,傅會善意,雖宿儒達士無以加焉。”
    200

    溢美

    成語拼音:
    yǎn è yì měi
    成語解釋:
    溢:水滿流出,宣揚。掩蓋行,宣揚美德
    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固難盡信,若志狀,則全是本家子孫、門人掩溢美之詞,又可盡信乎?”
    * 惡的成語,帶惡字的成語,包含惡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