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怒字的成語 (97個)
-
41
怒發沖冠
- 成語拼音:
- nù fà chōng guān
- 成語解釋:
- 冠:帽子。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
42
怒火沖天
- 成語拼音:
- nù huǒ c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 成語出處:
-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程娘子]怒火沖天,不顧一切地沖向狗子拚命,卻被狗子一把抓住。”
-
43
怒火中燒
- 成語拼音: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成語解釋:
-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 成語出處:
-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
44
怒目而視
- 成語拼音:
- nù mù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怒目:瞪著發怒的眼睛;視:看。非常憤怒地瞪著雙眼看。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林沖、楊志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
-
45
怒目橫眉
- 成語拼音:
- nù mù héng méi
- 成語解釋:
- 聳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五代 后蜀 何光遠《監戒錄》引陳裕詩:“橫眉怒目強干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代養弄蛇人。”
-
46
怒目切齒
- 成語拼音:
- nù mù qiè chǐ
- 成語解釋:
- 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憤恨之極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
- 成語出處:
- 晉 劉伶《酒德頌》:“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
-
47
怒目相視
- 成語拼音:
- nù mù xiāng shì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48
怒眉睜目
- 成語拼音:
- nù méi zhēng mù
- 成語解釋:
-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 成語出處:
- 茅盾《大澤鄉》:“是站著的滿臉通紅怒眉睜目的兩個人。但只是‘兩個’人!”
-
49
怒目睜眉
- 成語拼音:
- nù mù zhēng méi
- 成語解釋:
- 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形容憤恨之極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但見趙云怒目睜眉,只待廝殺。”
-
50
怒猊渴驥
- 成語拼音:
- nù ní kě jì
- 成語解釋:
-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徐浩傳》:“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
-
51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成語拼音:
- 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 成語解釋:
- 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 成語出處:
- 《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三幅屏,八體皆備,如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
52
怒氣沖沖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得氣呼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錢同秀]一手將煙燈砸在地下,說道:‘好好,你們做了一路!’就怒氣沖沖的出來上車。”
-
53
怒氣沖天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怒氣直沖天際。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沖天。”
-
54
怒氣沖霄
- 成語拼音:
- nù qì chōng xi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精忠記·赴難》:“我怒氣沖霄,恨秦檜專權寵。”
-
55
怒氣填胸
- 成語拼音:
- nù qì tián xiōng
- 成語解釋:
- 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
56
怒容可掬
- 成語拼音:
- nù róng kě jū
- 成語解釋:
- 掬:兩手捧取。形容一臉怒氣,讓人覺得可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方欲啟問,只見那義士怒容可掬,颼地掣出匕首。”
-
57
怒容滿面
- 成語拼音:
- nù róng mǎn miàn
- 成語解釋:
- 滿臉怒氣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老殘看剛弼怒容滿面,連聲吆喝,卻有意嘔著他頑,便輕輕的說道:‘你先莫問我是什么人,且讓我說兩句話。’”
-
58
怒蛙可式
- 成語拼音:
- nù wā kě shì
- 成語解釋:
- 怒蛙:鼓足氣的青蛙;式:通“軾”,車上伏手板。向鼓足氣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上》:“越王勾踐見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為式?’王曰:‘蛙有氣如此,可無為式乎?’”
-
59
惱羞變怒
- 成語拼音:
- nǎo xiū biàn nù
- 成語解釋:
- 見“惱羞成怒”。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0回:“昌得官見他如此的說法,不禁惱羞變怒,喝令左右:‘替我趕他出去!’”
-
60
惱羞成怒
- 成語拼音:
- nǎo xiū chéng nù
- 成語解釋:
- 惱:氣惱;羞:羞臊。指由于氣惱、羞臊而大怒。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那撫臺見是如此,知道王協臺有心瞧他不起,一時惱羞成怒。”
* 怒的成語,帶怒字的成語,包含怒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