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怒字的成語 (97個)

    21

    驚濤

    成語拼音:
    jīng tāo nù làng
    成語解釋:
    同“驚濤駭浪”。
    成語出處:
    宋·韓拙《論觀畫別識》:“巔崖峻壁之間,一水飛出,如練千尺懸灑于萬仞之下,有驚濤浪,涌竑騰沸,噴濺漂流。”
    22

    積羞成

    成語拼音:
    jī xiū chéng nù
    成語解釋:
    猶惱羞成。指羞愧至極,轉生憤
    成語出處:
    梁啟超《清議報一百冊祝辭并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既而臣民犯顏,友邦側目,志不得逞,遂乃積羞成,大興黨獄。”
    23

    疾言

    成語拼音:
    jí yán nù sè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發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成語出處:
    清 戴名世《張驗封傳》:“為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24

    戟指

    成語拼音:
    jǐ zhǐ n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時斥責人的神態。
    成語出處:
    馬輅《國共和談演義》第六回:“張學良還要解釋,蔣早氣得七竅生煙,戟指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25

    狂風

    成語拼音:
    kuáng fēng nù hǒu
    成語解釋:
    狂:氣勢猛烈。形容大風呼嘯猛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40回:“忽聞狂風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飄飄如一葉。”
    26

    狂風

    成語拼音:
    kuáng fēng nù háo
    成語解釋:
    :憤;發;號:號叫。大風刮得像發一樣號叫。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27

    渴驥

    成語拼音:
    kě jì nù ní
    成語解釋:
    驥:駿馬;猊:狻猊,即獅子。如憤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書法精妙,如渴驥猊。”
    28

    雷嗔電

    成語拼音:
    léi chēn diàn nù
    成語解釋:
    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如今且說寶玉只道王夫人不過來搜檢搜檢,無甚大事,誰知竟這樣雷嗔電的來了。”
    29

    雷霆之

    成語拼音:
    léi tíng zhī lù
    成語解釋: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形容憤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志 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30

    老羞變

    成語拼音:
    lǎo xiū biàn nù
    成語解釋:
    老:很。因羞愧惱恨而發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辭院》:“想因卻奩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變耳。”
    31

    老羞成

    成語拼音:
    lǎo xiū chéng nù
    成語解釋:
    由于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那一個老羞成,就假公濟私,把他參改,拿問在監。”
    32

    滿腔

    成語拼音:
    mǎn qiāng nù huǒ
    成語解釋:
    滿腔:充滿心中;火:形容極大的憤。心里充滿著極大的憤
    成語出處:
    《我們的戰友邱少云》:“我們懷著滿腔火,勇猛地沖上‘391’高地。”
    33

    臂當車

    成語拼音:
    nù bì dāng chē
    成語解釋:
    臂:螳螂發用臂膊阻擋車輪。比喻與強者為敵,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明·許三階《節俠記·俠晤》:“小生臂當車,自取戮辱,慚愧慚愧!”
    34

    臂當轍

    成語拼音:
    nù bì dāng zhé
    成語解釋:
    臂:螳螂發用臂膊阻擋車輪;轍:車轍。比喻與強者為敵,不自量力
    成語出處: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隨叛楚》:“隨非惟不自憂,乃不自量其力,臂當轍,以蹈禍敗。”
    35

    不可遏

    成語拼音:
    nù bù kě è
    成語解釋:
    遏;止住。憤得難以抑制。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里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不可遏。”
    36

    從心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
    成語解釋:
    從心底而起。比喻憤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1回:“惠公在車上望見慶鄭,從心起。”
    37

    從心起,惡向膽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成語解釋:
    惡:兇暴。比喻憤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到極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從心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38

    從心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從心底而起。比喻憤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斬鬼傳》第七回:“鐘馗聽說一個鬼字,從心生,拔劍就砍。”
    39

    從心上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成語解釋:
    從心底而起。比喻憤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梁》:“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40

    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 怒的成語,帶怒字的成語,包含怒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