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志字的成語 (172個)

    121

    不忘

    成語拼音:
    yǒng zhì bù wàng
    成語解釋:
    永遠記住,不遺忘。
    成語出處:
    冰心《〈兒童文學選〉序言》:“捻軍的失敗,也引起人民無盡的悲憤,他們對起義的英雄們是永不忘的。”
    122

    不在年高

    成語拼音: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成語解釋: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23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123

    竟成

    成語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成語出處:
    《后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者事竟成也。”
    124

    難酬

    成語拼音:
    yǒu zhì nán chóu
    成語解釋:
    酬:實現。有抱負難以實現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有一等要讀書的家私薄,更無錢辦束脩,因此上有難酬。”
    125

    無時

    成語拼音:
    yǒu zhì wú shí
    成語解釋:
    有抱負而時運不濟。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歧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無時,命也奈何!”
    126

    養神

    成語拼音:
    yí zhì yǎng shén
    成語解釋:
    怡養神,使之安適愉快。
    成語出處: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八:“長寄靈岳,怡養神。”
    127

    之士

    成語拼音:
    yǒu zhì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指有抱負有理想的人。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于后世,學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之士罹此患害,乃與世間凡庸恣情縱欲之人均其陷溺,此豈非以學術殺天下哉。”
    128

    者事竟成

    成語拼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者:人;竟:終于;成:成功。有氣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耿渰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者事竟成也。”
    129

    長別人氣,滅自己威風

    成語拼音: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成語解釋: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氣,滅自己威風。”
    130

    沖斗牛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dǒu niú
    成語解釋:
    斗牛: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131

    存高遠

    成語拼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成語解釋:
    指立很高遠,有雄心壯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紀雖小,但存高遠,可以料定他長大之后,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
    132

    誠君子

    成語拼音:
    zhì chéng jūn zǐ
    成語解釋: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形容行誠篤的人
    成語出處:
    明·徐霖《繡襦記·姨鴇夸機》:“他是個誠君子,與別人不同,怎么開口起發他的?”
    133

    沖牛斗

    成語拼音:
    zhì chōng niú dǒu
    成語解釋:
    牛斗:牽牛星與北斗星。形容人的氣勢很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趙匡胤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杰,沖牛斗,氣吐凌云。”
    134

    大才短

    成語拼音:
    zhì dà cái duǎn
    成語解釋:
    :抱負。指人向大而才能不夠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大而才短。”
    135

    大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成語解釋:
    :抱負;疏:粗疏;薄弱。向遠大;才能不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136

    大量小

    成語拼音:
    zhì dà liàng xiǎo
    成語解釋:
    向;量:度量,胸襟。抱負很大,而胸襟狹隘
    成語出處:
    宋·蘇軾《賈誼論》:“賈生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137

    得氣盈

    成語拼音:
    zhì dé qì yíng
    成語解釋:
    得意滿。
    成語出處:
    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四:“王得氣盈,不以巡撫置意中。每詣院謁巡撫,仰面視天,言如泉涌。”
    138

    得意滿

    成語拼音:
    zhì dé yì mǎn
    成語解釋:
    向意愿都得到滿足。形容躊躇滿的得意情態。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得意滿,君子厄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139

    廣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guǎng cái shū
    成語解釋:
    大才疏。
    成語出處: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140

    高氣揚

    成語拼音:
    zhì gāo qì yáng
    成語解釋:
    氣高昂而自得。
    成語出處:
    《史記 蘇秦列傳》:“家殷人足,高氣揚。”
    * 志的成語,帶志字的成語,包含志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