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當字的成語 (207個)
-
81
滾滾當潮
- 成語拼音:
- gǔn gǔn dāng cháo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82
沽酒當壚
- 成語拼音:
- gū jiǔ dāng lú
- 成語解釋:
- 沽:通“酤”;沽酒:賣酒;壚:古時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墩子;當壚:賣酒的坐在壚邊。形容名士不遇,埋沒民間。也指飲酒作樂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壚。”
-
83
國難當頭
- 成語拼音:
- guó nàn d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災難。
- 成語出處:
- 魯迅《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在國難當頭的現在,白天里講些冠冕堂皇的話……不就正是這些人么?”
-
84
鼓旗相當
- 成語拼音:
- gǔ qí xiāng dāng
- 成語解釋:
- 同“旗鼓相當”。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隗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愿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
-
85
敢勇當先
- 成語拼音:
- gǎn yǒng dāng xiān
- 成語解釋:
- 猶奮勇當先。比喻勇于承擔重任,領頭去干。
- 成語出處: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國雄才大略,和鏄諸敢勇當先,豈有今日。”
-
86
敢作敢當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有膽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5回:“敢作敢當,才是英雄好漢。”
-
87
敢做敢當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35回:“可喜他心直口快最相熱,敢做敢當報不平。”
-
88
何必當初
- 成語拼音:
- hé bì dāng chū
- 成語解釋:
- 表示后悔過去的作為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寶玉在身后面嘆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
89
緩步當車
- 成語拼音:
- huǎn bù dāng chē
- 成語解釋:
- 緩:慢;步:步行。慢步行走以代乘車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友筠軒賦》:“乃緩步以當車,復謝崇而慕閑。”
-
90
悔不當初
- 成語拼音:
- huǐ bù dāng chū
- 成語解釋:
- 當初:原先;開頭。后悔先前不該這樣做。
- 成語出處:
- 唐 薛昭緯《謝銀工》詩:“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
91
好漢做事好漢當
- 成語拼音:
- hǎo hàn zuò shì hǎo hàn dāng
- 成語解釋:
- 敢做敢當,不推責任
- 成語出處:
-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好漢做事好漢當,現在誰要是走漏一點風聲,誰也好不了。”
-
92
鴻運當頭
- 成語拼音:
- hóng yùn d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鴻運:大好的運氣。正是走好運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雪公,你鴻運當頭,做事千萬要漂亮。”
-
93
舉措必當
- 成語拼音:
- jǔ cuò bì dàng
- 成語解釋:
- 舉措:舉動,措置;當:適合,合宜。指行動措施完全得當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舉措必當,莫不如畫。”
-
94
奸臣當道
- 成語拼音:
- jiān chén dāng dào
- 成語解釋:
-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壞人當權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5回:“此時因紂王失政,妲己殘害生靈,奸臣當道,豺狼滿朝,故此天心不順。”
-
95
舉措失當
- 成語拼音:
- jǔ cuò shī dàng
- 成語解釋:
- 舉措:舉動、措置;失當:不恰當。舉動安排不得當。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舉措失當,眾民不能成。”
-
96
簡捷了當
- 成語拼音:
- jiǎn jié liǎo dàng
- 成語解釋:
- 直截了當
- 成語出處:
- 魯迅《三閑集 書籍和財色》:“然而將麻雀牌送給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對于這樣簡捷了當,沒有意外之利的辦法,是終于耐不下去的。”
-
97
簡截了當
- 成語拼音:
- jiǎn jié liǎo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語言、文字簡明,清楚,直截了當。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論通俗化》:“描寫差不多沒有,偶然有,也只就那農村生活里取喻,簡截了當。”
-
98
簡切了當
- 成語拼音:
- jiǎn qiè liǎo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簡單明白。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無忌,我簡切了當的告訴你吧。你是愛如姬的,是不是?”
-
99
矯枉過當
- 成語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d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 成語出處:
- 清 周亮工《書影》卷四:“石公此論,未為不是;惜乎矯枉過當,遂開后人口實。”
-
100
見義當為
- 成語拼音:
- jiàn yì dāng wéi
- 成語解釋:
- 見“見義必為”。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趙實見義當為,不行邪徑,就加你為吉陽縣令。”
* 當的成語,帶當字的成語,包含當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