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當字的成語 (207個)

    181

    有福同享,有難同

    成語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成語解釋: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成語出處: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182

    一了百

    成語拼音:
    yī liǎo bǎi dàng
    成語解釋:
    指辦事妥、徹底。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事,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為一了百。”
    183

    一力承

    成語拼音:
    yī lì chéng dāng
    成語解釋:
    獨自負責。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1回:“在晉侯面前,一力承。”
    184

    一馬

    成語拼音:
    yī mǎ dāng xiān
    成語解釋:
    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先位置;起帶頭作用。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先,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185

    一人做事一人

    成語拼音:
    yī rén zuò shì yī rén dāng
    成語解釋:
    :承擔。一個人做出的事情自己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豈敢連累父母?”
    186

    一身做事一身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24回:“我一身做事一身,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那里等得他去調兵?”
    187

    一身作事一身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一身作事一身,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
    188

    依頭縷

    成語拼音:
    yī tóu lǚ dàng
    成語解釋:
    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
    成語出處: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則要你依頭縷,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189

    閻王好見,小鬼難

    成語拼音:
    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成語解釋:
    :對著。和閻王比較好打交道,與閻王手下的小鬼很難溝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閻王好見,小鬼難。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190

    一以

    成語拼音:
    yī yǐ dāng bǎi
    成語解釋:
    一人抵過百人。極言勇猛。
    成語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領全軍殺將前去。及至兩不相對,真個人強馬壯,一以百。殺得那些山賊,抱頭而竄。”
    191

    以一

    成語拼音:
    yǐ yī dāng bǎi
    成語解釋:
    :抵得上。一個人抵擋百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成語出處:
    明·李騰芳《山居雜著·文字法35則》:“大約古人用字,如將用兵,無不以一百。”
    192

    一以

    成語拼音:
    yī yǐ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相。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史記 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193

    以一

    成語拼音:
    yǐ yī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一個人可抵擋十個人。形容以少勝多;英勇善戰。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史記 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194

    用一

    成語拼音:
    yòng yī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以寡敵眾。
    成語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活 張巡殺愛妾劉昌斬孤甥》:“君以孤城,用一十,何以能守?”
    195

    玉卮無

    成語拼音:
    yù zhī wú dàng
    成語解釋: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有瓦卮而有,君渴將何以飲?”
    196

    一粥一飯,思來處不易

    成語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語解釋:
    一口粥,一口飯,都應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成語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97

    不易

    成語拼音:
    zhì dàng bù yì
    成語解釋:
    至:極;:恰;易:改變。形容極為恰,不能改變。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讀史·孔明為后主寫申韓管子六韜》:“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而論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謂至不易之定論。”
    198

    訪婢

    成語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應該向內行請教。
    成語出處:
    《宋書·沈慶之傳》:“治國如治家,耕問奴,織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199

    馮婦

    成語拼音:
    zài dāng féng fù
    成語解釋:
    晉國人馮婦,善于打虎,后來不干了。有一次看見一群人在捉老虎,但不敢向前。于是他上前去打。比喻重操舊業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時局在大動蕩,我的心境在別種意義上也在大動蕩。我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馮婦。”
    200

    萬死

    成語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漢書 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萬死。”
    * 當的成語,帶當字的成語,包含當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