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席字的成語 (66個)
-
21
門階戶席
- 成語拼音:
- mén jiē hù xí
- 成語解釋:
- 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二十七年》:“門階戶席,皆王親也。”
-
22
幕天席地
- 成語拼音:
- mù tiān xí dì
- 成語解釋:
- 幕:帳幕。把藍天當作帳幕;把大地當作“鋪席”。形容胸襟曠達開闊;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
- 成語出處:
- 晉 劉伶《酒德頌》:“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
23
瞞天席地
- 成語拼音:
- mán tiān xí dì
- 成語解釋:
- 瞞:隱瞞實情。指瞞上欺下,一手遮天
- 成語出處:
- 清·洪楝園《警黃鐘》第三出:“說鄰封安然無事,那日問環球公法,誰是誰非。他瞞天席地,不令主知。”
-
24
寢不安席
- 成語拼音:
- qǐn bù ān xí
- 成語解釋:
- 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25
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成語拼音: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 成語解釋:
-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臥不安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26
黔突暖席
- 成語拼音:
- qián tū nuǎn xí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27
扇席溫枕
- 成語拼音:
- shàn xí wēn zhěn
- 成語解釋:
- 見“扇枕溫席”。
- 成語出處:
- 《南史·劉苞傳》:“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陳氏并扇席溫枕,叔父繪常嘆伏之。”
-
28
扇枕溫席
- 成語拼音:
- shān zhěn wēn xí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 成語出處:
- 漢 劉珍《東觀漢記 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
29
天下無不散筵席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
- 成語解釋:
- 天下沒有不解散的聚會。指團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無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個分開日子。”
-
30
臥不安席
- 成語拼音:
- wò bù ān xí
- 成語解釋:
- 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
31
溫席扇枕
- 成語拼音:
- wēn xí shàn zhěn
- 成語解釋:
- 見“溫枕扇席”。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從弟去盈墓志銘》:“子之承親,溫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輿共寢。”
-
32
溫枕扇席
- 成語拼音:
- wēn zhěn shàn xí
- 成語解釋:
- 謂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 成語出處:
- 《陳書·沈炯傳》:“每跪讀家書,前懼后喜,溫枕扇席,無復成童。”
-
33
席不暇暖
- 成語拼音:
- xí bù xiá nuǎn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連坐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
34
席不暇溫
- 成語拼音:
- xí bù xiá wēn
- 成語解釋:
- 席:坐席;暇:空閑。連座席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
35
脅不沾席
- 成語拼音:
- xié bù zhān xí
- 成語解釋: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語本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 成語出處:
- 語出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
36
蕭曹避席
- 成語拼音:
- xiāo cáo bì xí
- 成語解釋:
- 蕭曹:指漢高祖的丞相蕭何、曹參;避席:起立離座,表示敬意。連蕭何、曹參都要對他肅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極大,超過前人。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李德裕傳論》:“語文章,則嚴、馬扶輪;論政事,則蕭、曹避席。”
-
37
席地而坐
- 成語拼音:
- xí dì ér zuò
- 成語解釋: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鋪在地上坐。現多指坐在地面上。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律,當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
-
38
席地幕天
- 成語拼音:
- xí dì mù tiān
- 成語解釋:
- 以地為席以天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臥。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惆悵》詩:“何如飲酒連千醉,席地幕天無所知。”
-
39
席豐履厚
- 成語拼音:
- xí fēng lǚ hòu
- 成語解釋:
- 席:席子;指坐具;豐:多;履:鞋子,指踩在腳下的東西;厚:豐厚。比喻祖上遺產豐富。也形容生活優裕。
- 成語出處:
- 清 張英《聰訓齋語》:“王謝子弟,席豐履厚,田廬仆役,無一不具。”
-
40
席卷八荒
- 成語拼音:
- xí juǎn bā huāng
- 成語解釋:
- 席卷:像卷席子一樣把東西卷起;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形容力量強大,控制整個天下。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席的成語,帶席字的成語,包含席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