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工字的成語 (54個)
-
41
神圣工巧
- 成語拼音:
- 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 成語解釋:
- 中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
- 成語出處:
- 《難經·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
42
停工待料
- 成語拼音:
- tíng gōng dài liào
- 成語解釋:
- 停止生產,等待原料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紗廠停工待料。”
-
43
偷工減料
- 成語拼音:
- tōu gōng jiǎn liào
- 成語解釋:
- 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斷靠不住。”
-
44
天工人代
- 成語拼音:
- tiān gōng rén dài
- 成語解釋:
- 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 成語出處:
- 《尚書 皋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
45
同工異曲
- 成語拼音:
- tóng gōng yì qǔ
- 成語解釋:
- 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講》:“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
46
通工易事
- 成語拼音:
- tōng gōng yì shì
- 成語解釋:
- 見“通功易事”。
- 成語出處:
- 清·魏源《默觚·治篇》:“車馬之馳驅,衣裳之曳婁,酒食鼓瑟之愉樂,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澤及三族。”
-
47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成語拼音:
-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
- 成語解釋: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48
通商惠工
- 成語拼音:
-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 成語解釋:
- 通商:便利各地貨物交流;惠:給人以好處。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 成語出處:
- 《左傳·閔公二年》:“務材訓農,通商惠工。”
-
4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成語拼音: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 成語解釋:
-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50
枉費工夫
- 成語拼音:
- wǎng fèi gōng fū
- 成語解釋:
- 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形容徒勞無益。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須端莊存養,獨觀昭曠之原,不須枉費工夫,鉆在紙上語。”
-
51
文章宗工
- 成語拼音:
- wén zhāng zōng gōng
- 成語解釋:
- 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 成語出處:
- 《顏氏家藏尺牘·曾處士燦》:“以先生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
-
52
消極怠工
- 成語拼音:
- xiāo jí dài gōng
- 成語解釋:
- 指用消極的方法不認真工作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五)消極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極起來,不做工作。”
-
53
異曲同工
- 成語拼音:
- yì qǔ tóng gōng
- 成語解釋:
- 異:不同的;曲:曲調;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調;卻同樣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內容或形式雖然不一樣;但卻是同樣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也作“同工異曲。”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解》:“子云相如,同工異曲。”
-
54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成語出處:
- 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
* 工的成語,帶工字的成語,包含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