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
441
泰山壓頂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yā d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和打擊。
- 成語出處:
- 明 賈鳧西《木皮詞 正傳》:“給了他個泰山壓頂沒有躲閃,把那助紂為虐的殺個凈,直殺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門。”
-
442
泰山壓卵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yā luǎn
- 成語解釋:
- 泰山壓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極大,強大的一方必然壓倒弱小的一方。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惠傳》:“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
443
泰山之安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zhī ān
- 成語解釋:
- 安:安穩。像泰山那樣穩固。形容穩固安定
- 成語出處:
-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
444
他山之攻
- 成語拼音:
- tā shān zhī gōng
- 成語解釋: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暢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
445
梯山棧谷
- 成語拼音:
- tī shān zhàn gǔ
- 成語解釋:
- 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梯山棧谷繩行沙度之道,身熱首痛風災鬼難之域,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
-
446
他山之石
- 成語拼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成語解釋: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鶴鳴》:“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
44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成語拼音: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 成語解釋: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成語出處: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448
童山濯濯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 成語解釋:
- 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
449
鐵桶江山
- 成語拼音:
- tiě tǒng jiāng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村里的干部雖然調換了幾個,而他兩個卻好像鐵桶江山。”
-
450
鐵證如山
- 成語拼音:
- tiě zhèng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證據確鑿,象山一樣不能動搖。
- 成語出處:
- 柳子戲《孫安動本》第四場:“十八張冤狀在此,鐵證如山,老賊還有何辯!”
-
451
蚊力負山
- 成語拼音:
- wén lì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以蚊蟲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雖小卻身負重任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應帝王》:“其與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
-
452
蚊虻負山
- 成語拼音:
- wén méng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蚊虻:吸血的昆蟲。以蚊蟲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擔重任,難以信任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應帝王》:“其與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
-
453
穩如泰山
- 成語拼音:
- wěn rú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來勢不兩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
454
蚊思負山
- 成語拼音:
- wén sī fù shān
- 成語解釋:
- 負:擔負。比喻力量雖微卻愿擔負重任
- 成語出處:
-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予不自揣,蚊思負山,欲取酈注從而疏之。”
-
455
文山會海
- 成語拼音:
- wén shān huì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8年11月26日:“機關干部解脫了文山會海之后,獲得更多時間和精力,該是一件幸事。”
-
456
巫山洛浦
- 成語拼音:
- wū shān luò pǔ
- 成語解釋:
- 巫山:指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濱。傳說中有洛水女神,三國魏曹植渡洛水時,因感戰國楚宋玉對楚王與神女事,遂作《洛神賦》。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會。亦作“巫山洛水”。參見“巫山云雨。”
- 成語出處:
- 巫山:指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濱。傳說中有洛水女神,三國魏曹植渡洛水時,因感戰國楚宋玉對楚王與神女事,遂作《洛神賦》。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
-
457
巫山洛水
- 成語拼音:
- wū shān luò shuǐ
- 成語解釋:
- 巫山: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歡會。指巫山神女與洛水女神或男女歡會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灤陽續錄·江南舉子》:“自是夜半恒至,妖媚冶蕩,百態橫生,舉子以為巫山洛水,不是過也。”
-
458
萬水千山
- 成語拼音: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成語解釋:
- 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 成語出處:
-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見杏花作》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
459
巫山云雨
- 成語拼音:
- wū shān yún yǔ
- 成語解釋:
-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后稱男女歡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460
為山止簣
- 成語拼音:
- wéi shān zhǐ ku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功敗垂成。語本《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