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261

    負海

    成語拼音:
    píng shān fù hǎi
    成語解釋:
    憑:依靠;負:背倚。依憑巒,背倚大海。形容十分優越的地理條件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憑負海,東南都會,富庶之邦。”
    262

    涉水

    成語拼音:
    pá shān shè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路途艱辛。
    成語出處:
    范金標《懷念敬愛的周總理》:“在作戰頻繁的長征路上,一年多的時間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們一樣爬涉水,櫛風沐雨。”
    263

    越嶺

    成語拼音:
    pá shān yuè lǐng
    成語解釋:
    越:過;嶺:嶺。爬過高,越過峻嶺。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4回:“嚇得鄧艾棄甲丟盔,撇了坐下馬,雜在步軍之中,爬越嶺而逃。”
    264

    壓卵

    成語拼音:
    pái shān yā luǎn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極容易成功,毫不費力。
    成語出處:
    《晉書 列女傳 杜有道妻嚴氏》:“何鄧執政,必為玄害,亦由排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
    265

    氣蓋

    成語拼音:
    qì gài shān hé
    成語解釋:
    氣:氣勢。氣勢宏大,可以壓倒
    成語出處:
    《中國現在記》第六回:“怎當得一個是氣沖牛斗,一個是氣蓋河。”
    266

    愆戾

    成語拼音:
    qiān lì shān jī
    成語解釋:
    愆:過失;戾:罪過。罪過很多,累積如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劉封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質以來,愆戾積。”
    267

    不老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
    成語解釋:
    比喻永存。也比喻時間久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青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后報。”
    268

    不老,綠水長存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
    成語解釋:
    指經過的時間長久,比喻永存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青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269

    采木

    成語拼音:
    qìng shān cǎi mù
    成語解釋:
    罄:完,盡。把上的樹木全部采光。比喻殘酷剝削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若使罄采木,竭澤求漁,則地官之教化不行,國本之傷殘益甚,取怨黔首,是黷皇風。”
    270

    惡水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è shuǐ
    成語解釋:
    :荒。惡水:有害的河。指貧瘠偏僻的荒;水質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惡劣的自然條件。
    成語出處:
    清 王濬卿《冷眼觀》:“且雖明而寸草不生,是為窮;水雖秀而只鱗莫睹,是為惡水。”
    271

    竭澤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jié zé
    成語解釋:
    窮:尋求到盡頭。尋遍所有的與河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竭澤而盡取,至于不識之獸,皆搜索而之。”
    272

    綠水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語解釋:
    泛稱美好河。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
    273

    僻壤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pì r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荒遠偏僻貧窮之地。亦作“窮鄉僻壤”、“窮村僻壤”、“窮陬僻壤”。
    成語出處:
    宋·朱熹《條奏經界狀·貼黃》:“故州城縣郭所在之鄉,其產不甚重,與窮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鄉產錢租額,所以本來已有輕重之所由也。”
    274

    四應

    成語拼音:
    qún shān sì yìng
    成語解釋:
    應:應和。四面群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成語出處:
    朱自清《論標語口號》:“為的是‘發聾振聵’,是‘群四應’,是人民的覺醒與起來。”
    275

    萬壑

    成語拼音:
    qiān shān wàn hè
    成語解釋:
    壑:溝。許許多多的和溝。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急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276

    萬水

    成語拼音:
    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成語出處: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萬水分鄉縣。”
    277

    千水萬

    成語拼音:
    qiān shuǐ wàn shān
    成語解釋:
    見“千萬水”。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尸解》:“我只道輕魂弱魄飛能去,又誰知千水萬途轉修。”
    278

    一發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yī fà
    成語解釋:
    遠望,其輪廓僅如發絲一樣。形容極其遙遠。也借指中原。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一發是中原。”
    279

    堙谷

    成語拼音:
    qiàn shān yīn gǔ
    成語解釋:
    指挖填谷。亦作“堙谷塹”。
    成語出處:
    《史記 秦始皇本記》:“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陽,,直通之。”
    280

    異水

    成語拼音:
    qí shān yì shuǐ
    成語解釋:
    異:新異。指奇異瑰麗的
    成語出處:
    朱自清《野掇拾》:“所記奇異水,或令我驚心動魄,或讓我游目騁懷。”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