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山字的成語 (559個)
-
241
名山勝川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
- 成語解釋:
- 風景優美的著名河山。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統傳》:“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游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
-
242
盟山誓海
- 成語拼音:
- méng shān shì hǎi
- 成語解釋:
- 對著山海盟誓,指男女相愛堅貞不屈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四塊玉》:“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
243
名山勝水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 成語解釋:
- 見“名山勝川”。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4卷:“從來天子建都之處,人杰地靈,自然名山勝水,湊著賞心樂事。”
-
244
名山事業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ān shì yè
- 成語解釋:
- 指著作。
- 成語出處:
- 王西彥《鄉下朋友》:“莊道耕就一直躲在文化中心大城市,專心于名山事業。”
-
245
漫山塞野
- 成語拼音:
- màn shān sāi yě
- 成語解釋:
- 同“漫山遍野”。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操大怒曰:‘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動三軍,漫山塞野,盡至新野下寨。”
-
246
螞蟻搬泰山
- 成語拼音:
- mǎ yǐ bān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創造奇跡。用作貶義指人自不量力
- 成語出處:
-
247
邈以山河
- 成語拼音:
- miǎo yǐ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同“邈若山河”。
- 成語出處:
- 清·譚嗣同《鄒硯銘敘》:“而斷金之誼,遂邈以山河,可云悲哉!”
-
248
南山可移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kě yí
- 成語解釋:
- 南山:終南山。比喻已經定案,不可更改。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李元纮傳》:“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
-
249
南山可移,此案不動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kě yí,cǐ àn bù dòng
- 成語解釋:
- 南山:終南山;動:動搖。終南山可以移動,但已定下的案子決不能更改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終以為南山可移,此案不動。”
-
250
南山可移,判不可搖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
- 成語解釋:
- 南山:終南山;判:裁決;搖:動搖。終南山可以移動,但已定下的案子決不能更改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李元纮傳》:“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
251
南山鐵案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tiě àn
- 成語解釋:
- 指已經判定、不可改變的案件。
- 成語出處:
- 典出《新唐書 李元纮傳》:“元纮早修謹,仕為雍州司戶參軍。時太平公主勢震天下,百司順望風指,嘗與民競碾硙,元纮還之民。長史竇懷貞大驚,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
252
南山隱豹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yǐn bào
- 成語解釋:
- 隱:隱伏。比喻隱居山林不仕的賢人
- 成語出處:
- 《列女傳·賢明·陶答子妻》:“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
253
南山有鳥,北山張羅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鳥兒在南山,卻到北山去張網捕捉。比喻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254
牛山之悲
- 成語拼音:
- niú shān zhī bēi
- 成語解釋:
- 在牛山上發出的悲嘆。譏諷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 成語出處:
-
255
南山之壽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zhī shòu
- 成語解釋:
- 南山:終南山。壽命像終南山那樣長久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
256
被發入山
- 成語拼音:
- pī fà rù shān
- 成語解釋:
- 被:通“披”;被發:披散頭發。指歸隱山林
- 成語出處:
- 晉·袁曄《獻帝春秋》:“汝欲取蜀,吾當被發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
257
披發入山
- 成語拼音:
- pī fā rù shān
- 成語解釋:
- 謂離開俗世而隱居。
- 成語出處:
- 明·王世貞《綱鑒會纂·后漢紀》:“汝欲取蜀,吾當披發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
258
排山倒海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
259
被山帶河
- 成語拼音:
- pī shān dài hé
- 成語解釋:
- 靠著山,環著河。指形勢險要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
-
260
排山倒峽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n dǎo xiá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山峽。形容水勢猛,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4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
* 山的成語,帶山字的成語,包含山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