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如字的成語 (762個)

    361

    成語拼音:
    rú chī rú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癡似醉。”
    362

    癡似醉

    成語拼音:
    rú chī sì zuì
    成語解釋:
    亦作“癡”。①形容因驚恐而發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狀態。
    成語出處:
    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石洞雷火》:“其人癡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自從西宮閣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癡似醉,久不臨朝。”
    363

    出一口

    成語拼音:
    rú chū yī kǒu
    成語解釋:
    象從一張嘴里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下》:“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出一口。”
    364

    出一轍

    成語拼音:
    rú chū yī zhé
    成語解釋: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出一轍。”
    365

    潮涌至

    成語拼音:
    rú cháo yǒng zhì
    成語解釋:
    像潮涌一樣,比喻某種事物來勢甚猛
    成語出處:
    366

    椽之筆

    成語拼音:
    rú chuán zhī bǐ
    成語解釋: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
    367

    此這般

    成語拼音:
    rú cǐ zhè bān
    成語解釋:
    虛指沒有詳細說明或不要求詳細說明的某種事物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今朝縣中李大人到學生那里,此這般,說大巡新近有參本上東京。”
    368

    操左券

    成語拼音:
    rú cāo zuǒ quàn
    成語解釋:
    見“持左券”。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撫兩大人這次用兵,計慮周詳,勝利操左券。”
    369

    持左券

    成語拼音:
    rú chí zuǒ quàn
    成語解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王劫于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此其善于公而惡張子多資矣。”后以“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片,雙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債權人收藏,作為憑據。
    成語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王劫于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此其善于公而惡張子多資矣。”
    370

    登春臺

    成語拼音:
    rú dé chūn tái
    成語解釋:
    春臺:美好的旅游、觀光的地方,比喻極好的生活環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成語出處: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享太牢,登春臺。”
    371

    蹈水火

    成語拼音:
    rú dǎo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處境艱難。
    成語出處:
    《元史·張德輝傳》:“若宰民者,頭會箕斂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蹈水火,為害尤甚。”
    372

    蹈湯火

    成語拼音:
    rú dǎo tāng huǒ
    成語解釋:
    蹈:踩;湯:滾水。同在滾水、烈火中行走一樣。比喻處境艱險。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命入朝廷,赴湯火。”
    373

    墮五里霧中

    成語拼音: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成語解釋:
    好象掉在一片大霧里。比喻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374

    墮煙海

    成語拼音:
    rú duò yān hǎi
    成語解釋:
    好像掉在煙霧彌漫的大海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
    375

    墮煙霧

    成語拼音:
    rú duò yān wù
    成語解釋: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后以“墮煙霧”、“墮煙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領或認不清方向。
    成語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
    376

    風過耳

    成語拼音:
    rú fē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秋風之過耳。”
    377

    法炮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áo zhì
    成語解釋: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成語出處: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法炮制。”
    378

    法泡制

    成語拼音:
    rú fǎ pào zhì
    成語解釋:
    見“法炮制”。
    成語出處:
    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兩個茶房將第二箱抬到艙面上,他法泡制,一箱書又變成了一箱半,還撕碎了幾個厚紙包。”
    379

    成語拼音:
    rú guī rú zhāng
    成語解釋:
    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卷阿》:“颙颙卬卬,璋。”
    380

    成語拼音:
    rú guī rú zhāng
    成語解釋:
    珪:玉器;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下·成帝紀述》:“孝成煌煌,臨朝有光,威儀之盛,璋。”
    * 如的成語,帶如字的成語,包含如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